長期不發燒的人免疫力低?真相是…

生活中經常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長期不發燒或生病的人,一旦生病就是大病」這導致很多人即使身強體壯,不會經常感冒發燒,有時在被提及時也會感到緊張,或者在一些小感冒上及時控製或吃藥就好了,反而會被長輩教育,說沒有發燒發汗,反而是不好的,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一:長期不發燒的人反而免疫力低?

免疫力低發燒不退怎麼辦_發燒是免疫力低下嗎_免疫力低發燒是什麼表現

發燒是我們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人類是一種恆溫動物,本身會透過神經或體液等機制來對體溫進行調節,這就是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正常人的體溫一般在36.1攝氏度至37.2攝氏度之間,根據不同人的體質以及測量部位不同會存在一定的差異,一般腋下體溫超過37.3攝氏度就是低燒了,一般溫度超過38.5攝氏度就要引起重視了。

一般細菌、病毒等進入人體後,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發現,進而啟動免疫系統的防禦機制,而升高體溫就是防禦手段的一種,也因此會有部分人認為長期不發燒是因為人體免疫力量低下,是身體的防禦機制出現了問題,但其實結果反而是相反的,很多情況下是由於人體的免疫能力較強導致的長期不發燒,這時我們對於病菌的抵抗能力較強,往往病菌並不會導致身體的不適,甚至未能進入人體造成傷害,而不是你的免疫能力出現了問題,反而經常感冒發燒的人才是屬於免疫力相對較差的人。

二:小病不斷,大病不犯

「小病不斷,大病不犯」是長期流傳的一種說法,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是子虛烏有,完全沒有任何依據的,但相對來說這種說法也過於以偏概全。人體是比較複雜且神奇的,而且我們幾乎終生都在和病原微生物進行博弈,可能是寄生蟲,也可能是細菌、病毒等,進入人體後都會和免疫系統展開一場戰鬥。

免疫力低發燒不退怎麼辦_免疫力低發燒是什麼表現_發燒是免疫力低嗎

以流感病毒為例,在感染其病原體後,人體的免疫系統在進行和病原體的搏鬥時還會進行記錄,也就是產生我們所說的抗體,在一定時期內會對該種病原體產生免疫的作用,在這段時期內,當該種病原再次入侵人體時,免疫系統中的記憶細胞會讀取對於該種病原體記憶,會分化出效應細胞並跟隨根據記錄產生相應的抗體,因此短期內不會再次感染該種流感病毒,各種疫苗就是根據免疫系統的這項特性研發出來的。

但對於許多病菌來說,即使多次感染,也不會產生抗體,例如寄生蟲等,因此「小病不斷,大病不犯」總體上來說還是一種錯誤度更高的說法,而一般所說的透過小病可以不地刺激和鍛鍊免疫系統,從而提高免疫能力也存在一定的誤解,並沒有相對的科學依據。

研究:偶爾低燒可以抗癌

免疫力低發燒是什麼表現_發燒是免疫力低下嗎_免疫力低發燒不退怎麼辦

《美國科學院院報》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偶爾的低溫發燒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人體抗癌細胞的侵襲”,同時對於這方面的研究也沒有停止過,德國的一項研究認為發燒對於腫瘤的免疫治療往往也存在一定的作用,研究認為「發燒可以增強增強CD8+效應T細胞的線粒體質量和代謝活動,從而提高線粒體翻譯能力」並在小鼠實驗中得到認證,但目前並沒有臨床試驗證明,或許未來可以有所期待。

那常常不發燒,一生病一定是大病嗎?

免疫力低發燒是什麼表現_發燒是免疫力低下嗎_免疫力低發燒不退怎麼辦

結合上文,以及自己生活中的所聽所聞,你是不是會肯定這一說法,其實並不是的,這一說法同樣缺乏科學依據,很多時候往往是尤其人體免疫力較強,生活中對於小病小痛的關注度不高,敏感度也不高,所以才會導致這種現象的發生。例如一些疾病前期存在一定的不適症狀,身體比較虛弱,免疫力比較低的人對此的反應也可能比較大,能很快引起重視,而對於抵抗力較高的人,身體上的反應可能不會那麼大,自身對於身體的不適也沒有那麼重視,認為抗一下就過去了,反而耽誤了早期的治療。

綜上所述,其實是否經常發燒生病對於健康來說,影響並不是那麼大,長期不發燒,一生病就會是大病的說法也存在誤區,對於健康,定期的體驗才更加重要。

tags:#發燒#免疫力#癌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