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理解了他為什麼出軌” ?鄭秀文和許志安

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幾年前的時候,鄭秀文和許志安那場恩怨風波。

簡單說就是,2019年,鄭秀文老公許志安被媒體抓到出軌,而且被發現的時候已經出軌了兩年。

鄭秀文應該不需要我介紹,歌手、演員、影后……要列成就和資歷的話一篇文章寫不完。

許志安以前也是很有名的歌手,代表作《為什麼你揹著我愛別人》,很諷刺,收錄這首歌的專輯名叫《相信愛情》,更諷刺了。

這兩個人一度分分合合二十多年,好不容易才走到了婚姻這一步,加上都很優秀,還被認為是金童玉女式的“愛情童話”代表,2016年鄭秀文在紅館開演唱會,請了黃子華做嘉賓,黃子華直接表示你們倆承載的是全香港的期待。

可惜黃子華說早了,許志安似乎並不在乎這個。

什麼“全香港的期待”什麼“愛情童話”,顯然都攔不住男人出軌的腳步,許志安親手打碎了這場所謂童話,也順便打碎了自己的職業前景,到出軌被曝光五年後試圖復出,發現沒人願意跟他合作,才後悔了一下。

怎麼講,純屬活該。

只是鄭秀文卻選擇了原諒。

理性上這當然很難讓人理解,只能說,可能對她而言,不原諒的痛苦比原諒的代價更大吧。

二十多年的糾葛,她在這件事上耗費的成本屬實過高,何況本質上她是相信“且行且珍惜”那一套的,對於沉溺於傳統婚戀敘事的女性,婚姻的存續、愛情的“偉大”常常凌駕於自己之上,這也不是什麼少見的事情。

所謂“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人一旦沉溺於愛情就不容易脫身),在鄭秀文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今年開演唱會,還特意唱了許志安的歌,中間又特意把許志安拉出來一起對唱。

雖然觀感上會讓人覺得“姐你這是為啥啊”,但她已經原諒了,也不好說什麼。

只是有些觀眾的反應就……emmm……

這一次演唱會,鄭秀文嘗試了很多造型和舞臺設計,拋開晦氣男出場那部分不談,整個演唱會還是相當用心的。

其中一套造型上,她表現出了很中性的氣質與一種力量感,我隨手截了一張,就是下圖這樣:

結果就是這套造型,引出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評論。

“我記得鄭秀文是女的啊。”

“這哥們兒是鄭秀文?”

然後就是齊刷刷的:“終於理解許志安了”。

我……

你們理解個蛋蛋啊你們理解。

因為女方的造型不像個女的,不夠好看,所以就理解了男方為什麼出軌?

僅僅因為造型中性化、不是“前凸後翹好身材”就羞辱別人的性別,本身已經夠離譜了,還進一步把出軌合理化了?

也是想不到,一個小小的評論區能同時集齊兩種惡意,一種是“不好看/身材不夠好就不算女人”,一種是“男人出軌先從女人身上找找原因”。

問題是,誰規定了女人必須有好身材、漂亮、柔媚才算女人?

誰又預設了,女人不夠“女人”,她身邊的男人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出軌?

她性別是女人,那她就是女人,她是什麼樣,女人就可以是什麼樣,而不是“女人應該是什麼樣”,她就“必須是什麼樣”。

她是什麼樣,也都不代表男人出軌可以被理解。

何況這些人是頭一天理解男人出軌嗎?他們早就理解了,女方長啥樣他們都能理解男方,不夠好看,就說她不夠好看,好看,就說是不是性格不好,無可挑剔,也可以是“他膩了”。

反正只要敢想,總是能找到一個藉口。反正千錯萬錯也不是男人的錯,你們女人先自己反思一下。

這套把戲倒是由來已久,很多人用起來都非常順手,致力於打造一種氛圍,男人不忠於感情和家庭,首要責任在於女方,“你天天蓬頭垢面的他能不出軌嗎”、“你這個脾氣他能不出軌嗎”、“你這麼懶他能不出軌嗎”。

好像男人是什麼三歲小孩,必須誘著哄著才能學會當個人,而女人既是教育行業從業者又是服務業從業者,不管他不行,管嚴了也不行,要熟練掌握尺度,修煉哄小孩的八百種技巧,在家裡也要精緻上崗,全心全意做好服務的角色。

如果出了問題,那一定是你哪裡做得還不夠好。

但事實是男人出軌根本無跡可尋,出軌只是因為他想出軌,感情一派和諧也不妨礙他四處出擊,伴侶再好再優秀也不妨礙他蠢蠢欲動。

只是婚姻與感情的不平等,讓很多人習慣性責備一下女方,一方面從你身上找到錯誤,出軌的問題就可以淡化,另一方面給過錯方鋪條路,各打五十大板,方便他迴歸家庭,絲滑流暢。

既然“你也有錯”,那你可不就只能原諒他。

這種“女方負首要責任”的氛圍又加劇了這部分人的有恃無恐,反正事後找原因,不怕找不到,你再完美無缺也不可能挑不出一條不是。

說白了,表面上理解許志安,其實是想成為許志安,“理解出軌男”的背後是“想當出軌男”或者“想幫幫出軌男”,提前打個草稿而已。

最後女人被逼得提心吊膽小心謹慎,生怕哪裡出個岔子留不住男人,其他人再一擁而上忽悠你兩句“女人這樣做,男人不變心”、“預防男人出軌的十萬個小技巧”、“如何讓他一輩子只寵你一個”,順便從你錢包裡薅點兒錢出來,於是除你之外,大家都開心了。

這整個流程是給女人量身定做的謊言,把“有女人味兒”作為女人價值的唯一評判標準,把吸引男人、繫結男人作為女人的第一要務,一旦服從了這個邏輯,沒有做到自然就是你不好。

但這種邏輯,從根源上就是不合理的,無非就是合理化了男人的三心二意,又加重了女人的焦慮和負擔。

而且怎麼才算“有女人味兒”呢?解釋權也不在女人手裡,在男人手裡,今天說你有,明天就可以說你沒有,有沒有全憑他自己一張嘴,落入這個陷阱,結局幾乎是註定的。

甚至還會走入兩個女人之間的爭執和內耗,好像誰爭得了這個男人才是真正的女人,完全忘了女人的價值不該以是否被男人選中而做評價,也忘了出軌的那個才是問題的核心,和女人自身根本沒有關係。

就好像有些時候,遭遇背叛的女人發現“第三者”還不如自己“有魅力”,還會捶胸頓足“我到底輸在了哪裡”。

你哪裡也沒輸,你只是上當了。

(本文封面圖來自網路)

 多說一點 

反正我是看夠了這種

“雖然他出軌了

但她就沒有責任嗎”

的噁心風氣

用羞辱女方身材長相的方式

去合理化男方的過錯

更是讓人想吐

意思男人找女人

只是貪圖身材或者美貌?

只是為了下半身的慾望?

這種事是很驕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