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至40℃、怕冷、打寒戰……39歲的於女士(化名)萬萬沒想到,去寵物店「吸貓」後,竟然高燒不退,最後住進了上海長徵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
經過精準檢測發現
導致於女士發熱的“元兇”
竟是鸚鵡熱衣原體
醫生提醒,從疾病預防的角度來說,不建議“吸貓”,這種行為容易導致經口和呼吸道的病原體感染。
今年3月初,於女士出現了發燒、畏寒、寒顫的症狀,一量體溫更是嚇一跳,高達40℃。她立即前往發熱診就診,篩檢了新冠病毒及其他常見的呼吸道病原抗體,結果都是陰性的。
排除這些常見感染後,醫院進行了靜脈抗感染治療,但她的體溫絲毫沒有下降。第二天,於女士仍是39-40℃的高熱,於是轉診到另一家醫院治療。
經檢查,其白血球以及感染指標C反應蛋白都是升高的,胸部CT顯示左肺上葉及右肺下葉發炎。進行抗生素治療後,效果依舊不好,仍反覆發熱,而且開始出現胸悶、咳嗽、咳少量的白痰。
在發燒的第五天,輾轉兩家醫院治療無效後,於女士住進了上海長徵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
上海長徵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唐昊介紹:
結合患者先前的影像學和治療情況來看,考慮有可能是少見的或是抗藥性的病原體所導致的感染。到呼吸科後,我們為病患做了氣管鏡檢查以及肺泡灌洗,灌洗液送檢了病原體高通量定序,很快就回報檢出鸚鵡熱衣原體。然後針對性地使用抗感染藥物後,患者的體溫在三天內逐漸降至正常。經過系統性規範的治療後,她的肺部感染性病灶也完全消散,十天左右就順利出院了,現在情況都很好。
Q1:「吸貓」為什麼會感染鸚鵡熱?
在接診時,唐昊進行了詳細詢問,這位患者並沒有直接鳥禽類接觸史,但在發燒前曾在寵物店「吸貓」。據女士描述,她說的「吸貓」就是抱著貓用鼻子對著貓的毛髮吸、聞的動作。
唐昊介紹說,鸚鵡熱衣原體主要是透過呼吸道感染,病人所說的「吸貓」很符合呼吸道感染途徑。鸚鵡熱衣原體主要寄生在鸚鵡體內,患病的鸚鵡會透過糞便、眼部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向外界排菌。例如,糞便中鸚鵡熱衣原體能夠維持感染活性長達1個月。人類如果吸入含有鸚鵡熱衣原體的空氣顆粒或接觸患病鸚鵡的羽毛,就可能感染。
鸚鵡熱衣原體雖然主要寄生在鸚鵡體內,但也會感染鴿子、雞、鴨、鵝這些常見的鳥禽。除了這些,貓、狗等也會被寄生,只是比較少見。這個患者沒有鳥禽的接觸史,接觸鸚鵡熱衣原體宿主的最大可能是發病前在寵物店「吸貓」的經歷。因此考慮是接觸帶菌的寵物貓後感染的。
Q2:在上海,鸚鵡熱病例多見嗎?
唐昊在近兩年門診中,共接診過兩例較為嚴重的感染鸚鵡熱衣原體的病例。其中一例是在2019年冬天,一位78歲的大爺感染鸚鵡熱衣原體後出現重症肺炎、呼吸衰竭,上了呼吸器。這位患者有鳥類接觸史,可能是接觸了攜帶病菌的鳥類糞便、羽毛等導致感染,經過精準診斷和治療後康復出院。另一例就是前面說到的於女士。
唐昊表示,以前由於檢測技術限制,我們無法篩選出這個病原體。近年來隨著病原體檢測技術的發展,可以透過宏基因體學二代定序等方法,篩選出這些以前很難發現的病原體,使得這些病原體感染情況逐步顯現出來,為人所知。
Q3:自己家養的寵物,可以放心「吸」嗎?
唐昊表示,和寵物親近是可以的,但從疾病預防的角度來說,不建議“吸貓”,這種行為容易導致經口和呼吸道的病原體感染。除了病原體感染外,貓毛、狗毛等也是常見的過敏源,可能會誘發氣喘急性發作等。
對一般人來說,鸚鵡熱衣原體最常見的感染途徑是接觸活禽以及飼養寵物。不過寵物貓攜帶鸚鵡熱衣原體的機率是非常非常低的,畢竟貓不是它的常見宿主。而弓形蟲、狂犬病毒、巴爾通體(貓抓病病原體)、真菌、蟎蟲則容易感染寵物貓。因此對於寵物貓,要注意打疫苗、定期驅蟲。
自己養寵物的,要注意保持寵物清潔,注意寵物健康狀況。寵物感染後一般會不吃東西、精神萎靡、煩躁等,出現這些生病症狀後,要及時送去寵物醫院治療。尤其是新購買的寵物,出現相關症狀要及時到寵物醫院就診。平時注意日常衛生,每天清理寵物的糞便,接觸排泄物後洗手。
Q4:有針對鸚鵡熱的疫苗嗎?如何預防?
唐昊介紹,目前對於這些發病率不高的病原體感染,還沒有針對性的疫苗。不過,人體免疫力就是最好的屏障。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感染,感染後病情也更嚴重。因此,要合理飲食、充分休息、適當鍛煉,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他表示,鸚鵡熱以散發病例居多,大家不用過度擔心。要注意的是,流浪貓、野鳥以及一些健康狀況不明的寵物等有可能攜帶致病菌,要減少親密接觸。
Q5:感染鸚鵡熱後有什麼症狀?一旦感染該怎麼辦?
唐昊介紹,感染後的症狀很像重感冒,高熱是最常見的,還會出現畏寒、精神萎靡、頭痛、肌肉酸痛。咳嗽一般是乾咳居多,痰比較少。病情嚴重時會有呼吸困難。少數人會出現嘔吐、腹瀉這些消化道症狀,極少數的人因為鸚鵡熱衣原體感染中樞神經系統,會先出現言語含糊、反應遲鈍、肢體活動障礙等,被誤認為腦梗、腦出血而到神經內科就診。
他提醒,一般市民自己很難判斷是感染鸚鵡熱衣原體還是感冒,出現相關症狀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並告知醫師詳細病史、接觸史等。感染鸚鵡熱衣原體後及時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新聞晨報周到APP記者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