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裡很多人都在轉,說秋葵是糖尿病剋星,到底真的假的?家人親戚中,也有得糖尿病的,相信你們,能求證下嗎?”
前兩天,在錢報健康微信「浙江名醫館」平台上,有位網友轉給記者一則帖子,標題取得很有套路:原來秋葵是糖尿病剋星!轉發一次就可能幫到一個人。
這篇文章,以一位自稱糖尿病患者的口吻寫的,據說自己用了非常有效,血糖已經控制,已經注射多年胰島素的妹妹,也在秋葵的幫助下停用胰島素了。
但裡頭到底有多少說法可信?糖尿病患者真的能徹底擺脫藥物嗎?秋葵真的那麼神奇嗎?
6月~8月剛好是秋葵最盛期,估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很多人家的飯桌上會常常看到這種蔬菜。記者採訪了內分泌和農科院的專家,我們一起重新認識糖尿病和秋葵。
最早出於4年前
專家否認「剋星」之說
貼文「秋葵是糖尿病剋星」觀點:
兩根秋葵,切除頭尾兩端,再沿長身中間切一小刀,然後將秋葵放入清水中,蓋好在室溫下放置過夜,第二天早餐前喝這杯水。並現身說法-妹妹停用胰島素、「我」已經減少了藥量。
記者查證最早版本,可能的來源是這樣的——
4年前,台灣中國醫藥大學張國成教授寫了一篇部落格:「秋葵對糖尿病的功效」。寫的比較克制,只說服用秋葵可以使糖尿病的症狀減輕。還說,如果吃秋葵會造成腹瀉,可以改用「山藥」。
另外,他也建議糖尿病患者,「如果得糖尿病已經很長一段時間,必須服用醫生給你的藥,同時配合飲食療法」;如果血糖控制得比較好,也要跟醫生討論,是否要減少藥量,不能輕易停掉所有的藥物,只服用秋葵或山藥。
求證:
杭州市紅會醫院內分泌科牟新博士解讀—
糖尿病是個巨大的謎團,我還沒看到研究說秋葵是它的剋星,如果有,老早就製成藥了。如果一個人的身體無法製造胰島素(第1型糖尿病),或無法對胰島素起反應(2型糖尿病),就會導致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胰島素是現在找到的降血糖效果最強大的物質。秋葵既不是胰島素,也沒有證據說它能刺激胰臟分泌更多胰島素,所以要說「剋星」肯定是不可能的。
秋葵黏液是好東西
可用於食療
貼文觀點:秋葵黏黏的口感,讓人有點不舒服。
求證:
牟新-我的一些病人,平常也在吃秋葵,並沒有因此血糖降下來。但因為它的熱量低,升血糖作用不明顯,秋葵可以作為糖尿病飲食療法中的菜色。至於那些秋葵是「植物威而鋼」之類的說法,姑且聽之,不要太當真,因為即使有影響,這個影響也不會很明顯。
秋葵的這種黏液,其實是好東西。它的成分主要是水溶性果膠和黏蛋白,前者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抑制膽固醇吸收;後者能抑製糖吸收。
糖尿病治療有5駕馬車,除了藥物,還有健康教育、運動、飲食、定期監測血糖,一個都不能少。
如果追求營養素
還不如去吃大白菜
文章觀點:這篇把秋葵包裝成糖尿病「剋星」的文章,也介紹了秋葵的其他功效:保護胃壁黏膜、預防大腸癌、鈣含量跟鮮牛奶不相上下,而且好吸收。
求證:
牟新:前面兩點,應該還算可靠的,秋葵的黏液中,含有膳食纖維,它們對胃腸的保護作用,倒是可以保留幾分期待的。
果殼網友、植物學博士史軍:如果單純追求維生素的話,不如去啃大白菜,因為每100g大白菜的維生素C含量就有47毫克,遠遠超過秋葵。
浙江省農科院蔬菜研究所的董文其:農科院曾和浙江農林大學一起做過一些研究,發現秋葵在抗氧化方面確實有一定效果,所以很多人把它當作保健蔬菜;也有一些研究顯示,秋葵在抗疲勞方面,也有幫助。目前正在和一家企業合作開發黃秋葵加工食品,把秋葵烘乾、磨粉,當作一種保健食品,但不能用來取代藥物。
記者找到了其中一項研究(由邵逸夫醫院、浙江大學藥學院的幾位醫生完成):在小老鼠身上的實驗發現,黃秋葵水提取液能明顯提高小老鼠的耐力、缺氧、耐寒、耐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