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書單丨那些紅著臉捂著眼也要看完的書

ღღღ

青春期,抱著惡補生理知識的期待讀《挪威的森林》,好不容易讀到“這天夜裡,我同直子睡了”,激動難掩,結果往下只有一小段閃爍其詞的描述。

那失落,如同追了七八十集的連續劇,好不容易播到兩人情至深處,擁抱一處倒床上,結果蚊帳一落,鏡頭一轉,沒了。

這本書號稱“小黃”實在徒有其名,還不如張愛玲在《小團圓》裡的輕描淡寫:

“獸在幽暗的巖洞裡的一線黃泉就飲,泊泊的用舌頭捲起來。她是洞口倒掛著的蝙蝠,深山中藏匿的遺民,被侵犯了,被發現了,無助,無告的,有隻動物在小口小口的啜著她的核心。”

她表面在寫獸,內裡在寫性,實質表達了她完全被俘虜時的無措與歡喜。

男女之情慾,原來可以這般含蓄而文雅地表達。不顯山不露水,足以勝卻許多“霸道總裁愛上我”的露骨小黃文。

它告訴讀者,寫好男女之間那點情慾,不單是記錄母音的發聲,還需以子音作基底。

ღღღ

如杜拉斯的《情人》,從開篇“我已經老了”,到結尾“他說他將愛她一直愛到他死”,無限的滄桑、悲涼貫穿始終:性愛和生活中別的事情一樣,都逃不過時間的魔掌。但它依然令人著迷。

這個開篇已經老了的女人,不厭其煩地往舊時張望,尋找情愛之外無盡的情慾。她不甘心老去,又不可避免腐朽,情慾是她唯一的救贖。

《情人》稱得上“小黃”,書中露骨的描寫比比皆是:

“她沒有看他的臉,她沒有看他。她不去看他。她觸摩他。她撫弄那柔軟的生殖器,撫摩那柔軟的皮膚,摩挲那黃金一樣的色彩,不曾認知的新奇。他伸吟著,他在哭泣。他沉浸在一種糟透了和愛情之中。”

它的文字看似鬆散,然而縱觀全書,會發現它暗含韻律,每個段落都是精心的安排,每次的感情變化都有準確的控制。王小波對杜拉斯的文風讚不絕口,稱之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文體。

ღღღ

《朗讀者》中也有個不再年輕的女人,漢娜。她36歲,偷情15歲的中學生米夏。他們的約會除了男女歡愛,就是米夏不斷地為漢娜朗讀各類書籍。他們兩人的關係,一直是漢娜在牽引,而米夏總是一副瘦弱的背影:

“她一笑嫣然,兩隻手臂摟住我的脖子,我也順勢把她擁進了懷抱。我起了恐慌,因為相互觸控而恐懼,也因為彼此接吻而恐懼,還恐懼著她到底喜歡我嗎?恐懼著她到底會感覺滿足嗎?不過,我們既然就這麼相互擁抱著好一會兒,既然我呼吸著她的氣息,既然我感覺到了她的溫暖和勁道,一切就變得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我用嘴唇和手指去探索她的肉體,兩張嘴不斷接觸廝磨,最後是她在我上面……”

但如果把這本書歸類為情色小說,作者和廣大讀者都不會同意。這本書是第一部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首的德語小說,根據它改編的同名電影女主角因此封后奧斯卡。

它有堅實的核心,志在探索人性中更深遠的東西:承認自己是文盲重要,還是承認自己謀殺了三百個猶太人重要?

ღღღ

說起中年人的愛情,無法避開婚外戀。

這種不惜與法律、世俗對抗的感情,是飛蛾撲火的盲目,還是突破禁錮的勇敢?

這是說不盡的話題,只有開放式答案。

《失樂園》出自日本情愛作家渡邊淳一。它講述了兩個中年男女逾越婚姻界限的偷歡。書中對偷歡的細節不吝筆墨,主人公也因一次次的偷歡步步深陷。

“對於男人來說,沒有比眼看著自己最心愛的女人逐漸體味到了性的愉悅,更快樂、更自豪的了。原來像堅硬的蓓蕾一樣未開發的身體,漸漸鬆弛、柔軟起來,終於開出了大朵的鮮花,綻放飄香了。男人能在女人開花成熟的過程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證明了自己的身影已深深植入女人心中,男人從中可以感受到某種生命意義上的滿足。”

它將這種床笫之歡無限擴大,而回避了感情中溝通、成長的重要性。最終凜子和久木為了停留在感情的最高峰,雙雙走向末路。

這種極端而狹隘的處理方式,雖被作者描繪得具備悲劇的美感。然而它的本質始終是悲劇,不值推崇。

ღღღ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的康納雖也是出軌,但讀者對她和梅勒斯的婚外情多持支援態度,甚至稱讚康納追求幸福的勇敢。

為什麼少有人歌頌《失樂園》中的凜子?康納和凜子的區別在哪裡?

她們的區別在於:凜子消極面對婚姻,而康納積極改善生活。

另外,康納的丈夫克利福德因戰爭半身不遂。克利福德鼓勵康納去找別人生孩子,好繼承查泰來家族產業。康納的父親也支援她在婚姻之外尋找生理幸福。而凜子在隱瞞家庭與社會的情況下出軌。

康納在書中備受指責的是,她居然找了個階層低下的守園人做情人,而不是找個門當戶對的貴族。跨越階層的愛戀,正是普遍讀者喜聞樂見的事,所以大部分讀者都喜歡康納。

康納和梅勒斯的感情也是由性及愛。區別於凜子和久木,康納他們的感情更返璞歸真,這也是作者著重探究及推崇的生活態度

“她本以為激情的女人會羞愧而死,但死的反而是羞愧。羞愧,伴隨而來的是恐懼,那天生的羞恥感,那根深蒂固的對肉慾的恐懼。深深的潛伏在我們體內的根源,唯有激情之火可以把它趕走。”

“詩人和芸芸眾生撒了多大的謊話。他們讓人以為人要的是感情,但其實人最大的渴求,卻是這種直刺刺,火騰騰,幾乎是驚世駭俗的男女激情。”

ღღღ

《廊橋遺夢》是一見鍾情的婚外情,他們的相處短暫而愛慕持久。這種一見鍾情然後深愛一生的浪漫梗,放在任何時代也不過時。

它提供了另一種婚戀選擇:我愛你,但也不能放棄我的家庭責任,所以不能跟你走。

弗朗西斯卡在與羅伯特結束四天的激情約會後,冷靜又痛苦地拒絕了羅伯特一起私奔的請求。羅伯特用來誘惑弗朗西斯卡的這段話簡直是在描寫成人童話:

“我們可以在大漠的沙堆裡做愛,在蒙巴薩的陽臺上喝白蘭地,僚望阿拉伯三角帆船在初起在晨風中揚帆啟程。我要帶你去獅之國,到孟買灣邊是一座古老的法國城市,那裡的一個奇妙的屋頂飯店,還有火車穿過山間隧道,還有比利牛斯山的高處巴斯克人開的小旅店,在南印度一塊老虎保留地有一個特別的島,位於一大片湖中央。如果你不喜歡大路上的生活,那麼我就找個地方,開個店,專攝當地風光,或肖像,或者幹一行隨便什麼能維持我們生活的營生。”

ღღღ

還有一些愛,比婚外戀更令社會不容。如《洛麗塔》中亨伯特對洛麗塔的追求,一向被指責為不倫之戀。因為亨伯特是中年大叔,洛麗塔是未成年的少女。

書中不乏對洛麗塔正在發育的少女身體的細緻描繪,以及亨伯特總是流露出既是長輩戀愛又是異性愛慕的複雜心理描寫。這兩種描寫放在一起,確實帶著揮之不去的汙。

亨伯特對自己愛上洛麗塔,也覺得是一種罪惡,“洛麗塔,我生命之光,我慾念之火。我的罪惡,我的靈魂。”

但看到書的最後,才會發現他愛的不只是年輕的洛麗塔,而是各個年齡階段、甚至懷孕的洛麗塔。

這樣深刻又不違反法律的愛,因為什麼牴觸了世俗?

"我望著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愛的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肯定自己必死一般肯定,當日的如花妖女,現在只剩下枯葉還鄉。蒼白,混俗,臃腫。腹中的骨肉是別人的。但我愛她,她可以褪色,可以萎謝,怎樣都可以,但我只看她一眼,萬般柔情,湧上心頭。"

而且,表面上是亨伯特佔有了洛麗塔,實質洛麗塔並非一無所知。相反,她總在有意無意施展她的魅力,吸引亨伯特步步深入。若將他們形容為獵人與獵物,表面柔弱的洛麗塔更似前者。

《水果硬糖》裡表面天真甜美的14歲少女海莉,主動約會32歲的攝影師傑夫。傑夫以為自己隨心玩弄這個小姑娘,結果被海莉五花大綁、嚴刑逼供、百般玩弄。

舉這個例子,不是說洛麗塔玩弄心計,只想說:感情是相互的,不分年齡。

畢竟,“人有三樣東西是無法隱瞞的,咳嗽、窮困和愛;你想隱瞞越欲蓋彌彰。”

ღღღ

《百年孤獨》裡也不乏畸戀。這本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故事,其中出現多次重複亂倫和慾望。侄子愛上姑媽、兒子與母親、表兄妹偷情……

這些亂倫之戀都沒有好結果,第一個長豬尾巴的亂倫後代被砍斷尾巴,失血過多而死;第二個長豬尾巴的嬰兒,被螞蟻蛀空身體而死。

書中對男女情沒有細緻的描寫,寥寥數語觸目驚心。如,母親看見兒子的裸體:

“這是她第一次看見除了丈夫以外的男人的裸體,他發育的如此完善,烏爾蘇拉不禁呆住,彷彿又充滿了新婚的羞敕。”

又如表兄妹偷情時,表哥忽然想起自己母親:

“他終於毫不吝惜的同她一起探索情愛的秘密,就像做很久以來他想對烏爾蘇拉做的那樣。”

如果愛是一種原罪,總有人會因此付出代價。書中用近親結合的豬尾巴嬰兒返祖現象,來意味著布恩迪亞家族的終結。

ღღღ

在王小波《黃金時代》裡,愛慾原始而純潔。

陳清揚決定和王二偷情,起因是為了證明她不是破鞋,但既然偷了情,她必然就是破鞋。該書在開篇丟擲的這個問題,基本也是整書的基調:群體與孤獨、禁慾與釋放。

陳清揚需要王二來做唯一的人證,想要擺脫身上的孤獨。王二本來就是個痞子流氓,全身上下流淌的就是孤獨。

兩個孤獨的人借用彼此的身體探索“偉大的友誼”,玩起“誰先動心誰就輸了”的遊戲。結果誰先輸了,王小波沒有明示。大概都輸了。

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王二和陳清揚躲進了深山裡,兩人整天赤條條來來去去。所描述的生活和《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守園人追求的生活異曲同工:返璞歸真,推崇人之本性。

“我和陳清揚在藍粘土上,閉上眼睛,好像兩隻海豚在海里遊動。天黑下來,陽光逐漸紅下去。天邊起了一片雲,慘白慘白,翻著無數死魚肚皮,瞪起無數死魚眼睛。山上有一股風,無聲無息地吹下去。天地間充滿了悲慘的氣氛。陳清揚流了很多眼淚,她說是觸景傷情。”

二十年後,陳清揚說,愛上王二是她的罪孽。王二並非這麼想的,他說:

“就算是罪孽,她也不知罪在何處。更主要的是,她對這罪惡一無所知。”

陳清揚以為的罪孽是釋放了自身的性慾。王二認為她沒罪,因為他覺得釋放性慾才是人之本性。


王小波後來談到:

“六七十年代,中國處於非性的年代。在非性的年代裡,性才會成為生活主題,正如飢餓的年代裡吃會成為生活的主題。古人說:食色性也。想愛和想吃都是人性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就成為人性的障礙。”

都說慾望是罪孽。也許不被正視的慾望才是罪孽。

這本創作時間跨越了近二十年的書,是王小波最滿意的書,也是他最負盛名的書。有多少讀者因為這本書喜歡上這個慣用黑色幽默的男人?反正我是其中一個。以前讀他的《愛你就像愛生命》,只覺肉麻。《黃金時代》則充分展現了他的才情與幽默。

ღღღ

說到盡情享受人性之本欲,繞不過《金瓶梅》。這本教人羞羞的書,充滿不可描述的愛情動作細節描寫,西門慶每天就是翻後宮的牌和解腰帶。因此世人對它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視它為淫穢之物避之不及,有人捧它為驚天之作不亞於四大名著。

但那些評價都無所謂了,它目前最大的困境是:真的很難買到完整版的原著。

我是個俗人,書中那些香豔場面讓我面紅耳赤。想看小黃書的讀它準沒錯。但後來我漸漸讀出滿紙淒涼,它絕不是小黃書那麼簡單。

它明明在說:人心啊,終究是利之所向,情難長久。人生啊,最終會化成一掬黃土,何必一響貪歡。

人性如此。不管你選擇禁止或釋放。

ღღღ

言至此,妄自得出一個結論:情色非洪水猛獸。我們對文學中的情色,亦不必避之不及。

有時,它只是在探索:究竟是什麼指引我們走向本性,本性又將引導我們步向何方。

有時,它單純呈現一種美學,讀者縱情享受書本身就好。

ღღღ

王小波曾說,“人活在世上,不必什麼都知道,只知道最好的就夠了。”

模仿造句:一生不長,不必每個人都去愛,愛過一個最好的人就夠了。


情慾亦然。


ღღღ


書中提及書目,按出場順序排列如下:

1.《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樹

2.《小團圓》[中]張愛玲

3.《情人》[法]瑪格麗特·杜拉斯

4.《朗讀者》[德]本哈德·施林克

5.《失樂園》[日]渡邊淳一

6.《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英]D.H.勞倫斯

7.《廊橋遺夢》[美]羅伯特·詹姆斯·沃勒

8.《洛麗塔》[美]費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9.《百年孤獨》[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10.《黃金時代》[中]王小波

11.《金瓶梅》[中]蘭陵笑笑生

正文圖丨花瓣網

tags:#成人#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