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感覺我的腳趾變得很冷、對冷感覺敏感並且有麻木感,最近這些症狀變得更加嚴重了。有人告訴我可能得了脈管炎,聽說這是一種可能導致爛腿的病! 您覺得我這是脈管炎的症狀嗎?
在大家的印像中,脈管炎被視為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常被誤認為是足壞死的徵兆。
許多人為了治療所謂的“脈管炎”,到處尋找治療方法和藥物,花費了大量金錢在各種“針對脈管炎”的藥物上,甚至有些患者因為未能及時前往正規醫院接受診斷和治療,從而錯失了治療良機。
什麼是脈管炎?
脈管炎是一種血管疾病,它指的是血管壁的發炎反應,導致血管壁變薄、變脆,甚至破裂出血。脈管炎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的血管上,包括動脈、靜脈和微血管。
其病理特徵為中、小動脈血管壁的節段性、非化膿性發炎伴隨動脈血管腔內血栓形成,導致管腔閉塞,造成肢體遠端缺血而產生疼痛。脈管炎的症狀包括發燒、疼痛、紅腫、皮膚潰瘍等,部分嚴重者引起足壞死,因此被許多人視為「截肢」的訊號,讓人聞之色變。
哪些人容易罹患脈管炎?
青壯年男性:脈管炎好發於20-40歲的青年,且男性發生率遠高於女性,我國大多數的病例都發生在這個年齡層的男性。
寒冷潮濕地區居民:居住在寒冷、潮濕地方的人群,如東北、南寧等地,由於寒冷對局部血管的刺激作用,發生率較高。
吸菸者:研究認為脈管炎與吸菸有密切關係,多數脈管炎患者都有長期且大量的吸菸史。
免疫力差的族群:如果自體調節功能較弱,對血管的保護力不足,也容易患脈管炎。
如何預防脈管炎?
面對脈管炎的威脅,我們並非束手無策。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這些疾病是脈管炎的主要誘因,透過控制這些疾病可以有效預防脈管炎的發生。
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長時間站立或坐著會導致下肢血液循環不良,容易引發脈管炎。
注意保暖:寒冷的天氣容易導致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容易引發脈管炎。因此,在寒冷的天氣裡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腳等易受寒的部位。
避免外傷:脈管炎患者應避免外傷,尤其是血運不良的趾端。在修剪趾甲、進行勞動或運動時,要加強保護,避免傷害皮膚。
增強體質:透過均衡飲食、適量運動等方式,增強身體抵抗力,減少疾病的發生。夏天運動時要根據個人體質和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和強度,避免過度運動造成身體損傷,要特別注意防曬和補水,避免中暑和脫水。
定期體檢: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可以及早發現脈管炎等疾病,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避免疾病的進一步發展。
溫馨提示:
發現自體出現脈管炎早期症狀時,如肢體麻木、發涼、怕冷、沉重、足趾有針樣痛、間歇性跛行等,要及早就診治療,最大程度降低因脈管炎導致的足壞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