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薛兆豐教授在《奇葩說》中說過,
“結婚就是兩個人辦企業,籤合同。辦的是家庭企業,籤的是終身批發的期貨合同。”
從經濟角度來看,一場適配的婚姻,本質是一場價值交換。經濟學領域有個“雷尼爾效應”,原指的是在華盛頓大學教書可以享受到湖光山色,因此很多教授願意犧牲獲取更高收入的機會來此。這效應背後的本質是企業知道員工的真正需求才能留住人才。“雷尼爾效應”後來延伸到兩性心理學也完全切合。即當你跟伴侶相處時,一定要明白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這樣才能留下你想要留下的人。接下來就說說如何利用“雷尼爾效應”抓住對方的心。
1
第一步:共情對方的需求生活中常有這樣的場景出現:週末男生想宅在家裡打打遊戲,但女生卻想拉著男生出去逛街,這時男生就會感到疲憊;女生拉著男生出門玩,特意打扮想多拍美照,但男生無心幫拍,女生就會忍不住生氣。其實誰都沒有錯,只是男女思維的差異,加上雙方性格愛好不同,使得兩人的需求不一致,需求錯位造成的認知錯位,導致雙方無法做到共情。長此以往,這關係就會變成一種束縛和壓迫,相處起來讓人心累,甚至想逃離。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圖強加在對方身上,理所當然地要對方為你改變,更不能一旦對方沒按自己要求來做,就將其定義是不愛的表現,反而要時時審視自己,有沒有打著“為對方好”的旗號,卻要求對方做他不喜歡做的事。回到前面的場景,男友週末不想出門,你可以在家陪他,等他休息好了再一起出去;也可以他在家休息,你和閨蜜去逛街;出去遊玩,你先表明自己的拍照需求,讓他選擇什麼時候去幫你完成。尊重他意願,給他選擇權,他自然也會認可你的合理要求,然後滿足你。學會去共情對方的需求,這點看似利他,實則利己。人往往都是再被充分地理解後,才慢慢學會換位思考和善待別人。用你的共情帶動對方的共情,並適時表達自己的需求。正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每個人的需求點不同。高敏感的人需要更多的情緒價值,愛社交的人喜歡參加活動;核心不穩的人希望有人給自己力量;容易焦慮的人渴望擁有放鬆的空間。唯有你給的,恰好是對方想要的,你的愛才有價值。
2
第二步: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自我價值優秀企業能留住人才是抓住了人才的核心需求,那麼你要用什麼來吸引你的伴侶呢?答案是你的自身認知和自我價值。伊能靜和庾澄慶曾有過一段刻骨銘心的婚姻,最終卻以遺憾收場。後來伊能靜在節目坦誠,那時的自己還沒修煉好,沒有智慧去處理問題,當她遇到一個可靠的人時,就像抓住一塊浮木,希望對方能幫她解決問題。你發現了嗎?親密關係裡最忌諱的是你的成長停滯不前,過度依賴,妄想這段婚姻能拯救你。結果往往會令你大失所望。後來伊能靜遇到小她10歲的秦昊,兩人還在熱戀期時,有天她突然情緒崩潰,對秦昊哭訴自己不幸的童年、曾經失敗的婚姻、還有對未來的不安等。秦昊聽完後直接對她說,“你有病要治。我是健康的。我要的很簡單,就是兩個人相愛,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建立一個普通的家庭。”人的心就像一座房子,如果這座房子四處漏風,那無論誰光臨,最終都會因感受不到溫暖而離開。唯有修好這座房子,才能留住進來的人。伊能靜被秦昊的一番話點醒,提升了自我認知,很快調整好自己狀態。無論是事業還是感情,她都用心地付出,活出了自我價值的同時,也和秦昊修成正果。兩人婚後生活越過越好,幸福如細水長流。正如伊能靜所說:
“與其管教老公,不如管好自己、修煉好自己。”人性都是慕強的,你變得更優秀、更有價值,對方才會更欣賞你、更喜歡你。提升你的情商、認知、思維和能力,你的每次成長都會散發出魅力,給對方帶來新鮮感,讓對方深深地為你著迷。
即使和對方分手了心有不甘,你也不必去挽留,努力提升自己,結果無非兩個:一是他看你變優秀回過頭來挽留你,一是他回不回頭已經無所謂了,因為你已經找到了更為優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