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多年前,一個身份卑微的女奴,用她輝煌的一生,印證了“女人強,則男人強,則國強”這句頗受爭議的現代言論。
她從一個卑賤的奴隸成為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皇后,她的發跡,促使了許多男性的崛起,也對整個國家的強盛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她就是一代賢后衛子夫,一個名垂青史的傳奇女性,也是歷史上第一個被逼自殺的悲情皇后。
【壹】
衛子夫出生於西漢初期,身世寒微,家號衛氏,河東平陽人。
衛子夫的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府的一個家奴,父親不詳。衛子夫是衛媼生的三女兒,此外她還有兩個姐姐四個兄弟。
衛子夫雖出生不好,但長相柔美,身段窈窕,年幼就被平陽公主帶到長安的公主府,習歌練舞。她天資聰敏,很快成了公主府小有名氣的歌伎。
一天,漢武帝劉徹在祭神回京的路上,路過姐姐平陽公主的府第。
皇帝難得駕臨,平陽公主當然要熱情款待一番,於是招呼來府裡所有的絕色歌伎,在酒宴上給武帝助興。
這位英俊瀟灑的漢大王卻看得索然寡味,一個美女都瞧不上。可等到衛子夫一出場,那曼妙的舞姿立馬讓武帝眼睛一亮,確認過眼神,是想要的人。
漢武帝心起漣漪,指著衛子夫忙問皇姐:“那女子是何許人也?”
平陽公主心裡竊喜,笑著答道:“她姓衛,名子夫,是平陽人,她可是我府裡最上等的歌女。”
酒過三巡,武帝有些心神不寧,找了個藉口進入了帷帳。衛子夫何等聰明,早就察覺武帝看上了自己,於是也趁機走了進去。漢武帝沒有片刻猶豫,馬上讓衛子夫成為了王的女人。
酒宴結束後,有政治抱負的平陽公主做了順水人情,把衛子夫獻給了武帝,自然皆大歡喜。
臨別上車之時,平陽公主還不忘囑咐衛子夫一句:“將來若是富貴了,不要忘記我的引薦之功啊!”
一進宮門深似海,衛子夫從此開始了她跌宕起伏的一生。
【貳】
入宮以後,衛子夫沒有如想象中的,從屌絲逆襲成白富美,從此走向人生巔峰,她很快遭到了冷落。此後一年多的時間裡,衛子夫再也沒有被武帝召幸。
衛子夫到皇宮的第二個年頭,漢武帝為了節省宮裡的花銷,下旨不受寵的妃嬪、宮女出宮回家,婚嫁自由,其中包括衛子夫。
衛子夫自然是心有不甘的。出宮前衛子夫有幸得見漢武帝一面,於是欲擒故縱,痛哭流涕哀求漢武帝准許她馬上出宮。
漢武帝見到哭的梨花帶雨的衛子夫,想起昔年尚衣軒的柔情蜜意,開始心生憐愛,再度寵幸了衛子夫。
天賜良機,衛子夫因此懷孕,終於母憑子貴,如願留在了後宮。
漢武帝與陳皇后結婚多年,一直沒有子嗣。雖然有“金屋藏嬌”的誓言在先,但沒有子嗣仍是大忌。陳皇后為求一子,在宮裡施了巫蠱的邪術,不料被武帝察覺,他最恨這些歪門邪道,馬上廢了陳皇后。
公元前128年,衛子夫在生了三個女兒之後,終於誕下了一名男嬰。武帝二十九歲才有這麼一位長子,自然大喜,在衛子夫生下劉據後不久,就立她為皇后。
在位期間,衛子夫口碑極佳,盡心盡力地輔助武帝,將後宮打理的井井有條,深得人心。連很少褒獎前人的司馬遷也稱讚她:“嘉夫德若斯。”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衛子夫得勢後,衛氏家族的命運也跟著扶搖直上,開始走上了權力的巔峰。
西漢時期,匈奴經常來犯邊境,搞得國家不安定,名不聊生,讓漢武帝很是頭疼。
衛子夫的弟弟衛青和外甥霍去病、霍光等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將,於是,衛子夫將他們舉薦給漢武帝,受到重用。之後,在抗擊匈奴戰爭中,他們果然不負聖望,屢立奇功,解決了西漢當時邊患的一大難題。
之後,衛子夫讓弟弟衛青娶了平陽公主,既報了當年的舉薦之恩,又實現了政治上的強強聯姻,可謂一舉多得。衛氏家族勢力在此時已達到鼎盛的時期。
衛子夫和家族的勢力之大震動天下,於是民間流傳有《天下為衛子夫歌》,歌詞:“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
凡是帝王,疑心病都重。武帝慢慢有了忌憚,開始削減衛氏族親的勢力。
【叄】
劉據七歲那年,武帝下詔,定他為繼承人,也就是當朝的太子。
漢武帝雄才大略,好大喜功,是一個威武神勇的男人。而劉據性格遺傳了衛子夫,秉性仁慈,溫厚恭謹,個性比較斯文。漢武帝對劉據感到很失望,認為他缺少一國之君的氣魄。
武帝對太子越看越不順眼,衛子夫日漸人老珠黃也沒了當年的魅力,武帝早已另尋他歡。母子倆的地位變得岌岌可危。
冷落深宮的衛子夫作了一首《女子吟》,悲傷地感慨道:“驚鴻拂袂動君心,終抱深宮落月吟。灼灼花開傷一季,上林春日失難尋。”失去的君心如覆水難收。
之後,漢武帝的其他妃子又陸續為他生了幾個皇子,趙婕妤所生的劉弗陵,長得又高又壯,足智多謀,很受武帝寵愛,他常對人說:“此兒像我。”於是,一心想扶他做皇太子。
屋漏偏逢連夜雨,此後的一系列變故,更是讓已是風雨飄搖的衛氏家族遭遇了滅頂之災。
徵和二年的一天,皇太子派使臣去甘泉宮,向武帝請示一件事。
因使臣不諳規矩,車子便行駛在只有皇帝才能行駛的馳道上,這在當時是大不敬,有犯上之嫌。
不巧的是,正好被專門收集情報的繡衣使者江充遇見了。於是,江充立即下令逮捕使臣,沒收車馬,投到監獄。
太子自知大事不好,於是趕緊向江充求情,可江充不僅不賣太子的面子,反而上奏給了皇上。皇上出於私心力挺江充:“不錯,為人臣子就應當如此!”
從此,太子和江充就開始結下樑子。
漢武帝六十八歲那年,正值體弱多病,江充擔心皇上駕崩太子繼位對自己不利,於是一心要除掉太子。於是上書武帝道:“臣看皇宮之中,巫蠱瀰漫,皇上染疾,恐與此有關。”
武帝本就怕死,最忌諱這些巫蠱之術,聽說後立即派江充徹查此事,勒令韓說、江贛等協助江充查處後宮。
這事原本衝著太子來的,自然與他脫不了干係。江充派人到太子宮中東掘西挖,拿著事先準備好的木偶,一口咬定是從太子宮中挖出來的。
太子百口莫辯,被逼得無路可走,於是決定鋌而走險,準備殺了江充。
太子找到母后商議此事,衛子夫認為事已至此,別無他法,也許放手一搏還有一線生機,於是果斷支援:“去吧,這才是劉徹的兒子!”
劉據起兵滅了江充後,不但洗刷不了冤屈,反而又多了條畏罪殺人的罪名,百般無奈之下,只得起兵造反。
武帝聽說後,龍顏大怒,馬上派人鎮壓叛軍,太子最終還是寡不敵眾,兵敗逃跑,二十天後,走投無路的他絕望自殺。
自古伴君如伴虎,一將功成萬骨枯。權貴如浮雲,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肆】
平息叛亂後,武帝一怒之下下令殺了所有放走太子劉據的人,遣走太子所有近交,並收回了衛子夫皇后專用的璽綬,並懷疑她參與了這次謀反。
曾經的信任與情份早已付之東流,剩下的都是罪惡。
劉據死後不久,公元91年,衛子夫在位三十八年後被逼含恨自殺身亡。
武帝對衛子夫的死沒有起任何憐憫之心,他命人趕作一口小棺材,草草入殮,埋於城南桐柏亭畔。
衛子夫從女奴成為皇后,陪伴了漢武大帝三十八年,在這期間,漢武帝完成了他一生中幾乎所有的偉業。
衛子夫自然功不可沒,可他卻視而不見,他對這個女人剩下的只有滿腔憤恨。
衛子夫死後,他大開殺戒,屠滅衛氏三族和衛家的宮人達十萬之多,就連與衛子夫親生的石邑公主和諸邑公主也不放過。
一個人的恨竟可以如此之深,況且還是曾經同床共枕的愛人,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此後,這起冤案最終大白於天下。武帝悔不當初,又轉而洩憤冤案的主謀,他誅滅了江充的全家,殺盡了曾經圍攻和迫捕太子的人。
武帝在劉據的死地築“歸來望思之臺”來悼念他,並追諡劉據太子的封號。不管之前怎麼嫌棄,他的心裡還是愛自己的兒子的。
事實證明了衛子夫的清白,可對武帝而言,已經沒有了意義。他此生都不願再提及衛子夫,也沒有為她追加任何封號,這個為他傾盡一生的女人,終於在他的生命裡煙消雲散。
他曾經看重的不過是衛子夫的美貌、子嗣、勢力,當這些都沒了影響力,這個女人在他心裡就變得一文不值。
可惜的是衛子夫到死才明白這一點,原來用盡一生想要獲得的愛,從來都沒有屬於過自己。
衛子夫臨死前含恨說道:“早知如此,我還不如一直做平陽歌女衛子夫呢!”
一世的輝煌,如同大夢一場。
以色識人的愛情最不可靠,色淡,則愛去。依靠這樣的愛,即便得到再多的榮耀,再高的地位,追逐到頭也終究成空。
古代女子的命運,往往由時代所造,想要掙脫枷鎖,簡直比登天還難。而作為現代女性,我們應當慶幸可以擁有主導命運的權力,和生而為人的自由,我們也應當堅信,靠人終不如靠己,自強才是硬道理。
tags:#衛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