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瓶梅》中的王婆子學習“追女必成”的秘籍

王婆子何許人?

略施小計可讓阿波羅抱住比丘尼,

略動嘴角可讓李天王摟住鬼慈母。

如果她願意,也可以讓月宮裡的嫦娥偷漢子。

1.

要說媒介大佬,第一時間我們會想到紅娘。不過要論媒介之功,王婆子更勝一籌。

堪稱經典之鬼才。王婆子的“五字真言”是歷代公認的追女絕技。被詡為史上最精確最精密最一針見血最絕妙的追女必殺技。目前為止,只可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暫且將“五字真言”放下不表,且來看看王婆子其人。

正如我們學習一篇名作,老師都要講解一下作者生平性格寫作背景。同理,想要學習王婆子的“五字真言”追女秘籍,必得學習一下王婆子本尊。

王婆子本尊就是一門活脫脫的追女“身教版”,其中滋味妙不可言。

2.

話說潘金蓮挺起叉竿不小心掉下打了西門慶,這可是改變中國命運的“叉竿第一打”。潘金蓮心中著慌,那西門慶本要發怒,待瞅見美人,“不由呆住了,驚為天人。”

這一怒一驚一喜,被隔壁王婆子瞧見。那婆子於是說道,“兀的誰家大官人打這屋簷下過。”

話語簡單,說在此處卻不簡單。

第一,潘金蓮正在慌張,這樣說無疑是給她壯膽,拉近鄰居親近關係;第二,這話擺明了自己和潘金蓮是一夥的。第三,兀的這詞用的巧啊,一是說明你來的快,像鳥一樣,所以我們沒看到,不怪我們啊,還有就是你大官人年輕啊,身手敏健矯捷,了不得呢。

一句話帶出這麼多意思,厲害吧?

不過更厲害的不在於這句話,而是這句話的氣場。

這句話表明了自己就是潘金蓮的保護神,氣場十足。

王婆子為什麼要這樣旗幟鮮明地護著潘金蓮不怕得罪西老闆?

表情解讀對王婆子這樣的高手來說自是小菜。

西門慶那“一怒一驚一喜”一秒鐘的情感複雜歷程,被王婆子揣摩得一清二楚。於是恰當時地充當了潘金蓮保護傘,西門慶想要成其好事,豈不來找她?

這是王婆子交給我們的第一招:察言觀色,適時出擊,掌握主動。

3.

西門慶自打見了潘金蓮,一日內在其家周圍折返了三次。

王婆子見他只招呼,

“西大官人,來吃梅湯。”

你看這王婆子,酸梅湯就酸梅湯,她只說吃梅湯,這不就是“媒”湯嘛,句句引誘他“說媒”之意,卻並不點破。

後來,西門慶再來,王婆子招呼,

“西大官人來吃和合湯。”

梅湯還有個說法,這“和合湯”就是王婆子的臨時創造,純屬杜撰。鬼知道她的“和合湯”是個什麼鬼?

西門慶當時並沒有完全發跡,雖然愛色但更加愛財。他雖貪慕金蓮美色但實在還沒有下定搞她的決心。

被王婆子言語三番刺激,終於抵不住誘惑,西門慶對王婆子明說了:

“乾孃,你若說成這好事,我給你10兩銀子謝你。”

生意就這樣上門了。(可以看出生意都是自己爭取來的,天下沒有掉餡餅的美事。)

王婆子由此又教給我們第二招:

掌握心理,適時言語刺激,督促他(她)放下內心枷鎖,直到勇敢吐露心跡。

說起來簡單,其實這招很重要。

現代人總喜歡說什麼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如果愛情失敗又會給自己找藉口遇到對的人卻沒有遇到對的時間。

這可真是幼稚之極。不是時間不對,而是他有所忌諱。比如他現在還沒有功成名就,比如她現在還放不下過去的那個人,比如……

這些會讓他有一絲的猶豫,但等他一切到位,那時的他已不是那個他你也不是那個你……

那時你和他可能連對的人都不是了。

幸福,往往就在一瞬間。

4.

從王婆子的言談,驚鴻一瞥中,我們已經學到了“追女孩子”最基礎的這三招:

第一、言語爽利,生動。清楚表達自己主張之外,還要讓聽者舒服。

第二、察言觀色,適時出擊,掌握主動權。

第三、掌握對方心理,尋找機會,打破心理枷鎖,抓住對的人,抓住本屬於自己的幸福。

學會了這三招,再回過頭看王婆子的醒世名言-----這個被歷朝歷代男人所熱捧的追女“五字真言”。

那五個字到底是什麼呢?有那麼誇張那麼神奇那麼聲名顯赫?

嗯哼~,聽好了,

它就是“潘驢鄧小閒”。

具體的深意內涵以及絕妙之處我們下次分解。

tags:#金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