鋅對兒童的作用非常重要,鋅是體內近百種酵素催化劑,也容易透過汗水排出來。如果寶寶身體缺乏鋅,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最近,朋友家的孩子們因為他們的孩子而淘氣。母親們甚至懷疑過動症被帶到醫院檢查。醫生讓人檢查微量元素和維生素25-D。結果發現,兒童缺乏鋅和鐵,維生素25-D不合格。醫生說,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會導致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孩子容易好動和過動。
缺乏鋅的症狀:
兒童缺鋅可導致味覺障礙、皮膚病、生長不良、免疫力下降、智力低下、視力下降和夜視困難。具體表現為:厭食,偏食,反覆口腔潰瘍,地圖舌,受傷口不易癒合,青春期痤瘡,身材矮小,虛弱,異食癖等。
由於鋅元素是如此重要,兒童的生長發育離不開鋅,也不可能缺乏鋅元素,那麼我們該如何科學地補充鋅呢?
如何給寶寶補鋅?
1.堅持母乳餵養
建議以母乳餵養嬰兒,餵食3個月後,才能逐漸使用牛奶或其他替代品餵養嬰兒。因為母乳中的鋅吸收率高達62%,尤其是初乳,其鋅含量比一般高4-7倍。母乳營養豐富,溫度適宜,嬰兒對母乳的吸收率也很高,鋅的吸收率高達42%。因此,母乳哺育對鋅的補充是非常有益的。
2、孕期和產後也應補充鋅。
媽媽懷孕以及產後也要適當補鋅,這樣無論是胎兒的生長發育所需或出生後,都可以透過母體得到足夠的鋅元素。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媽媽也不要盲目過量補鋅。
3.補鋅時,不要同時服用鐵、鈣等補充劑。
若兒童服用補鋅製劑,應注意不要與鐵、鈣等同時服用,因為鋅和鈣是陽離子,在消化吸收過程中容易互相干擾,降低吸收率,效果減弱。如果兩者都需要補充,最好分開,例如一個下午和一個下午。
4.吃均衡的飲食和富含鋅的食物。
動物性食品的鋅含量明顯高於植物性食品,鋅的吸收率也較高。瘦肉、牡蠣、羊肉、瘦肉、雞心、鴨肝、豬肝、蟹肉等,魚類;海魚、沙丁魚、黃魚,期間,牡蠣、鯡魚鋅含量最高。建議家長多給孩子吃瘦肉、豬肝、魚等含鋅量高的動物性食品。植物主食可以吃小麥、玉米粉、小米、大豆、花生、高粱、扁豆等;水果可以吃蘋果、香蕉、紅棗、草莓、梨子、奇異果等,蔬菜可以吃胡蘿蔔、高麗菜、馬鈴薯、茄子、海苔、芹菜、南瓜等。
5.藥物補鋅。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胃和胃的吸收功能也不太小,無論是哪種食物,補鋅的吸收率都是有限的,所以很多兒童每天都會缺鋅,有必要透過醫院檢查,確認明顯缺鋅的嬰兒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硫酸鋅糖漿或葡萄糖酸鋅等製劑。
6、防止過量補鋅。
如果服用補鋅製劑,請聽從醫師的建議。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孩子們應該一直多吃些補充品。過量補鋅會出現急性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症狀。此外,它也會影響其他微量元素在兒童體內的吸收,得失不值得損失。
總之,如果發現孩子吃東西時挑剔,不喜歡吃肉,不喜歡吃牛奶,或愛流汗,頭髮黃,食慾差,可能缺鋅,需要及時體檢。我是兒科醫生陳青,每日分享健康資訊,歡迎按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