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一般家庭的我們,相較於給女兒多麼優渥的物質條件,更重要的,是培養她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給她獨自對抗挫折的勇氣。
——鹿媽
◆◆◆
眼下最火紅的電視劇,非《夢華錄》莫屬了吧!
光是上線一周,就有30萬人在豆瓣打出8.8的高分。
緊湊的劇情、合適的選角、尊重史實的細節、美輪美奐的佈景......
每一樣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兩位主演——劉亦菲和柳岩。
前者,起伏16年後再度回歸古裝劇,用細緻入微的演技力壓眾多非議。
在35歲的年紀,依然美得嬌嗔撩人,顧盼生輝。
後者,從爭議和污名走來,手撕性感標籤,腳踹迷途過往,少了幾分天真,多了成熟與溫柔。
在42歲不惑之年,演活了劇中敢愛敢恨、堅強果敢的孫三娘。
兩個在同一鏡頭下驚艷了眾人的女孩,走過的路完全不同,卻又有許多相似:
不同的出生、不同的目標、不同的壓力。
卻都曾因出眾的外貌火爆一時,又都因無端的惡意和揣測跌入谷底。
如今攜手歸來,兩個逆風翻盤的女孩,其實骨子裡都有股「狠」勁。
而身為媽媽,在回顧劉亦菲和柳岩的成長史後,我發現了養育女兒最重要的秘密。
劉亦菲是從小美到大的。
8歲,第一次參加童模比賽,就能從1800人中脫穎而出,獲得冠軍。
14歲,邁入演藝圈,接連演出《金粉世家》和《天龍八部》,火遍全國。
15歲,金庸為她親筆題字:
“亦菲小姐,唯有你演王語嫣,讀者才知金庸沒有騙人。”
確實,那時候的她,嬌憨靈動、單純可人,彷彿就是金庸筆下清冷滄,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美人。
而這株空谷幽蘭的出世,離不開她的母親劉曉莉托底。
劉亦菲十歲那年,父母離異,母親劉曉莉一人將她帶大,卻給了她雙倍的愛與關懷。
劉曉莉曾是國家一級舞者,風華絕代,名氣頗盛。
但為了女兒的教育,她放棄了自己如火如荼的事業,帶著女兒遠走美國生活。一邊工作,一邊盡力陪伴女兒長大。
劉亦菲繼承了媽媽的美貌和才華,很小的時候就展現出了才藝方面的天賦。
舞蹈、鋼琴、唱歌、騎射、武術......凡是她感興趣的,母親都會帶她去試試。
但與只繳完學費,就不管不顧的家長不同。
在學藝的十多年裡,母親都是親力親為,陪她一同學習,不夠到位的地方,更是一再嚴格糾正。
尊重她選擇的自由,發展她練習的興趣,鼓勵她堅持的毅力,培養她克服困難的勇氣。
14歲那年,劉亦菲萌發了演員夢。母親本來不想同意,卻還是選擇了放手。
回國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母親忙前忙後,悉心照料。
如願進入劇組,但因條件艱苦,母親直接辭去了高薪工作,日夜陪在她左右。
被呵護,被理解,被母愛托舉長大的劉亦菲,活成了童話裡的公主,優雅、隨性又自由。
參加節目,李靜分析男孩喜歡什麼樣的姑娘,劉亦菲毫不在意:
“我管他喜歡什麼。”
採訪時,媒體猜測她在追鋼琴家,她正面回應:
“其實我覺得選男朋友,彈鋼琴的和彈棉花的對我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記者問她如何看待自己「神仙姊姊」的稱號,她認真分析:
“應該是通稿發太多了。”
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裡,她難能可貴地保有自我的真實。
因為不在意,不迎合,不獻媚,所以格外坦誠。
更難能可貴的是,雖然手握一手好牌,但劉亦菲從來沒有公主病。
看似不諳世事的劉亦菲,卻有一身吃苦耐勞的「狠」勁。
母親更是時常告誡她:
「越是公主,越是不能走捷徑,越要好好吃苦。」
演出《神鵰俠情侶》時,許多女星都會找武替,但劉亦菲卻謝絕了劇組找來的替身,所有打戲全都親自上陣。
騎馬射箭、飛簷走壁、在吊繩上劈一字馬,在火海濃煙裡吊威亞,一月份九寨溝的冰水瀑布說跳就跳.......
拍《花木蘭》時更是拼命,連坐14小時的飛機,又連續試鏡2小時,體能測試1小時,連軸轉的體力消耗,她卻沒有喊過一句累。
連導演都心生敬佩:
「那一刻我知道,我找到了我的木蘭,我的戰士,我的夥伴。”
劉亦菲曾在訪談中說:
“我從來都不怕吃苦,我怕的是沒有苦可以吃。”
因為有母親,一手為她的生活托底,讓她無需為柴米油鹽的俗事煩憂;
一手給她戴上了夢想的翅膀,讓她能夠心無旁騖地追逐理想。
劉亦菲的“狠勁”,是家世帶來的安全感下,對自我未來的篤定與自信。
42歲的柳岩,卻成長於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她出生於湖南衡陽的一個普通家庭,媽媽是老師,父親是司機,還有一個比她大四歲的哥哥。
但即便家境貧寒,父母對兩個孩子的教育仍格外上心。
為了讓柳岩有更好的教育環境,他們把柳岩送進了學費較貴的私立中學就讀。
為此,已經年過50的父親,選擇了隻身一人外出打工。
一個大齡下崗工人再就業,其中必有難以想像的艱辛。但父親選擇了一個人默默嚥下苦水,只每月按時將錢寄回家中。
柳岩有次偷聽了父母之間的對話,母親埋怨:
“為何總是不聯絡家裡?”
父親答:
“我不想說假話我過得很好,所以只有我賺到了錢,有資格給你們的時候,我才能聯繫你們。”
從那時起,柳岩就下定決心,未來一定要努力賺錢,不再讓父母有任何經濟壓力。
但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柳岩中考那年,父親遭遇車禍,家中拿出全部的積蓄治療理賠。
沒過兩年,母親又被查出身直腸癌,天價的治療費彷彿大山,壓住了本就貧窮的家庭。
為了賺錢,柳岩四處碰壁,無意間報名了一個獎金1萬元的主持人選秀節目,就這樣誤打誤撞進入了娛樂圈。
最初的日子總是苦的。
只是她一如父親那樣,在工作上對自己夠狠,再痛再累也絕不低頭。
手機24小時開機,租在離公司最近的地下室,只為無論何時來活,她都能最快到崗。
到各衛視串場跑臉熟,只要有能露臉的機會,毫不猶豫就上。
參加節目,明明耳朵金屬過敏不能配戴首飾,可哪怕耳垂已經腫脹出血她也不敢多吭一聲。
因為矯情一句,就可能會被製片換掉。
那時候的委屈與心酸,不是一句兩句能夠說清楚。
轉機出現在柳岩28歲那年,她被查出了乳腺瘤,可能會被切除乳房。
為了記錄下自己最美的樣子,她答應了幾本邀約的《男人裝》拍攝封面。
沒想到一夜爆火,「性感女神」的標籤從此與她形影不離。
名氣、機會幾乎與不懷好意的猜測和誤解同時向她席捲而來。
站在名利的風暴眼,穩住她心態的,是母親對她說過最多的那句話: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她常常想起初時,合唱團需要每人繳50元製服費,母親卻硬生生拖了幾天才把錢交給她。
理由是:
「其實家裡要為你挪出50元錢,我們家裡可能有幾頓飯都要沒有肉了。但是媽媽早就準備好了,我為什麼要故意晚幾天?
是要讓你知道,金錢是我們每個人用自己的努力,辛苦賺來的,不是你可以隨便輕易得到的。 」
兒時被教導過的道理,成年後終於明白:
任何美好的願望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老天爺不會那麼眷顧你。
能讓你夢想成真的,唯有堅持和永不放棄的過程。
柳岩的“狠勁”,幾乎是被父母耳濡目染中刻進了骨子裡的“不認命”。
父母教給她的教養、堅韌、樂觀和獨立,就如同盾牌武器,讓她能夠以狠厲的姿態,武裝自己的人生。
劉亦菲和柳岩的“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教育養出的品性。
初為人父人母的我們,總想給女兒劉亦菲式的家底,用優渥的物質和豐滿的愛保護她們長大。
為她過濾油煙俗事,遮擋生活風雨,為她的夢想鋪路,理想加瓦,讓她能夠心無旁騖地馳騁在希望的道路上,假以努力就能夠獲得想要的生活。
可回歸現實,這樣的家庭又能有多少呢?
大多數的普通父母如你我,都是像柳岩那樣的家庭:
掙扎在生活的搓揉之下,依然想要為孩子撐起一片藍天。
可是那又有什麼關係,給不了女兒劉亦菲的家底,那就教會她柳岩式的「狠勁」:
很多時候,與其選擇依賴別人,不如靠自己。
只有培養女兒的獨立性,她才能夠找準目標和方向,才不會輕易陷入迷惘和紛擾中。
我們愛孩子,但無法庇佑她的一生。只有教導孩子獨立應對問題、對抗挫折的能力,才能讓她真正的幸福。
當生活開始對孩子下手時,從來不會因為女孩的性別而對她們手下留情。
柳岩因《男人裝》意外爆火的那段時間,輿論都在瘋狂討論她的“性感”,她全然接受了這個標籤,卻堅決不“賣弄性感”。
她在社群平台上寫道:
“你好,我是柳岩。我有事業線,沒錯,也請看到我的事業心。我努力讓我的家人過更好的生活,我很自豪。”
命運總是會於不經意地在平淡生活中驚起一聲炸雷。
能不能在這聲驚雷中,保持一份堅忍不拔的心性,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將成為能否可以從命運的泥沼中走出去的關鍵。
劉亦菲曾在訪談中提到過,自己和媽媽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有媽媽陪著的時候,自己才能夠感到真正的放鬆和開心。
柳岩也說過,支撐自己走過最痛苦階段的,是父母對自己無條件的理解與支持。
那時候,社區裡的阿姨常常會陰陽怪氣地和她媽媽說:“你女兒又上頭條了。”
每當這時,媽媽就會站出來為女兒撐腰:
“我女兒那是工作!”
父母的支持和肯定,是孩子能夠抵抗外界風雨的鎧甲。
被安全感和幸福感包圍的女孩,才能擁有在人生路上披荊斬棘的盔甲和勇氣,才能塑造正確的三觀,保持清醒的頭腦,擁有最健康的人生。
每個優秀的女孩,背後都離不開父母的奮力托舉。
給不了女孩遮風擋雨的庇護,就用底線、教養、堅韌、樂觀和獨立,提供她成長的養料,讓她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人生勇士」。
對世界而言,女孩一直處於弱勢。
但越「狠」的女孩,越能夠保護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