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間是不是正緣,一件事就能看出來。

01chengyi

不管戀愛還是結婚,當你決定走進一段感情時,不能只圖對方對你的好,因為這種好是最低成本的東西,有時可以偽裝。

這個道理在《玫瑰的故事》中,在方協文身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前期追求黃亦玫的時候,他可以稱得上是理想型男友。為了多接近玫瑰,特意去她打工的餐廳應聘。晚上玫瑰下班後,也一路跟在她後面護送她回宿舍。玫瑰想收養被遺棄的小貓,他就臨時滿大街去找房子,房租高出預算,也咬著牙租下。聽說玫瑰想搬出來住,又自己墊付一半的錢幫她租了另外一間。為此不惜賣掉陪伴自己多年的腳踏車,還低價拋售自己的隨身物品。自己都沒吃早飯,卻把僅有的一個麵包給玫瑰。每天變著花樣給玫瑰做飯,迎合她、取悅她。為表明自己的心意,在玫瑰爸媽面前信誓旦旦,說可以放棄上海的工作,跟玫瑰一起回北京。不可否認,這時候他真的很好,至少表現得很好。但就像玫瑰的爸爸說的,好得不真實,讓人不安。因為他太細緻入微了,幾乎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怎麼看,從哪方面看,都挑不出任何毛病。

完美得就像套在袋子裡的贗品,看著完美無瑕。實際上走近了,處處是套路,處處可見缺陷。

02chengyi

方協文是愛玫瑰的,很愛,對玫瑰也很好。問題在於他本身不是一個足夠好的人,他對玫瑰的好也只是為了得到她。

於是乎,真的得到之後,當初的愛意就開始慢慢消退了。消退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的煙熏火燎之中,消退在他不斷喪失的耐心和體貼之下。

愛意隱退之際,取而代之的是他的掌控欲和佔有慾。他始終對玫瑰的前任耿耿於懷。玫瑰自己都放下了,他卻怎麼都過不去。知道玫瑰和莊國棟見過面,吃過飯,他不僅拿著飯店的小票去確認,甚至撒謊要求調監控,就為了看看莊國棟到底長什麼樣。還私下揹著玫瑰去見莊國棟,在人面前炫耀自己和玫瑰結婚的事情。玫瑰懷孕後,全身心都撲在寶寶身上,關注寶寶比關注玫瑰更多。開口閉口都是為了孩子好。以此為由,讓玫瑰多吃點,再多吃點,也不在意她有沒有胃口。玫瑰因為低血糖暈倒,被診斷疑似患有子癇前期症狀,他就強迫她必須臥床休養。玫瑰拗不過,只好讓他去單位幫忙請假。玫瑰只讓他請一個月的假,他卻直接跟領導辦了離職。玫瑰出院後去公司,才被告知她已經辭職了。回家問他為什麼擅作主張,他說:“反正你又不是正式的事業編,你那點工資我壓根沒指望你能幫我一起還房貸。你現在最重要的是平平安安地把孩子生下來,不生病、不暈倒,就是給我們家省大錢了。”明知道玫瑰不想和他媽媽共處一室,還特意讓他媽媽來上海,美其名曰照顧玫瑰。但母子二人卻總是在玫瑰跟前講家鄉話,不肯說普通話。玫瑰讓他們說普通話,他卻怒斥她:“不就說幾句家鄉話,你至於嗎?那我媽為了誰呀,大老遠從老家過來,還不是為了照顧你嗎?她不愛說普通話,那你學幾句朝語不就完了嗎?你法語都能學,朝語有什麼不能學的。”過分到後面連玫瑰穿什麼衣服,做什麼美甲,方協文都要指手畫腳,都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她。看得人窒息。有時候我都要以為,前期方協文對玫瑰的好並非發自內心,而是為了得到玫瑰的垂青才裝出來的。所謂的好,不過都是處心積慮、蓄謀已久。

所以把玫瑰摘下之後,他就不想澆水了。任其枯萎,任其凋零,任其在風雨中自生自滅。為了永遠把玫瑰握在手裡,還折斷她的枝條,挑去保護她的尖刺。

在他眼裡,玫瑰是專屬於他的藝術品。他想怎麼捏怎麼捏,想捏成什麼樣就捏成什麼樣。心情好的話,他就捏得唯美一點。心情不好,他就乾脆推倒重來。他在乎的、關心的,從來只有他自己。又或許,愛就是如此這般,蘸水寫詩,邊寫邊消失。

03chengyi

和方協文在一起的時間越長,黃亦玫精神狀態越恍惚,人也越不快樂。就像被關在屋內不得窺見天光的玫瑰,枝葉都發黴了,日漸萎靡。她好像跟外面的世界都脫軌了。沒有工作,沒有社交,經濟也不再獨立。以前她可以在週末休息的兩天,嗖地一下就從上海飛回北京。可是現在,她出門在外,想買一副畫卻湊不夠五十塊錢。她連想吃什麼,不想吃什麼,吃多少,都無法自己做主。失去了對生活,乃至是對自己的掌控權。

婚姻和愛情反噬了她,她想逃卻逃不掉,無處可逃。

我們常說,判斷一個人值不值得你喜歡,值不值得你託付終身與之相伴相守,要看他對你好不好。但從方協文身上你就可以看到,他僅僅只對你好是不夠的,遠遠不夠。你要看他本身好不好,是不是個好人,這決定了他人品的下限。其次你還要看,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你是不是真的快樂,發自內心地感覺到幸福。以及,你還能不能真實地做自己。

別為那點小恩小惠般的好就感激涕零,期許用一生來報答。一時的用心再好,也不過是鏡中水月,稍縱即逝。而愛啊,愛是日久天長、經久不衰的東西。

tags:#正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