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前列腺位於男性膀胱正下方,是男性生殖系統的附屬腺,可產生滋養和運輸精子的液體(精液)。攝護腺炎是發生在攝護腺的一種炎症,常引起排尿疼痛、排尿困難,其他症狀包括腹股溝、骨盆或生殖器疼痛,有時還會出現類似流感的症狀。
相關背景
前列腺炎可影響各個年齡層的男性,但在50歲以下的男性中更為常見。 1999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確立並定義了前列腺炎的分類:I型-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II型-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III型-慢性前列腺炎和慢性骨盆疼痛綜合徵(CPPS,進一步分為發炎性或非發炎性);IV型-無症狀性前列腺炎。
根據分型,不同攝護腺炎可採用不同的藥物治療。本文主要歸納兩類用於治療攝護腺炎的藥物-抗生素類和α-腎上腺素拮抗劑,一起來看看吧!
用藥原則
➤抗生素是治療急性細菌性前列腺炎不可或缺的藥物。如果患者有全身症狀,則需要靜脈注射抗生素。
➤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療因所用抗生素的種類和持續時間而異。通常使用前列腺滲透性抗生素(如氟喹諾酮或甲氧芐啶-磺胺甲噁唑)進行治療,療程4-8週。
➤慢性攝護腺炎、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和無症狀性攝護腺炎可使用α-阻斷劑或地西泮坐浴治療。
抗生素類
左氧氟沙星透過抑制DNA促旋酶活性發揮作用。此氟喹諾酮類藥物可用於治療大腸桿菌、糞腸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引起的急性和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左氧氟沙星在前列腺中濃度較好,可提供良好的單藥治療,擴大對假單胞菌種的覆蓋,並具有出色的抗肺炎球菌活性。
氧氟沙星是氟喹諾酮類藥物,也是吡啶類羧酸衍生物,具有廣譜殺菌作用。
環丙沙星該製劑是一種氟喹諾酮類藥物,透過抑制DNA促旋酶和拓樸異構酶的合成(遺傳物質複製轉錄等所必需),來抑制細菌DNA的合成,從而抑制細菌生長。喹諾酮類藥物對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需氧菌均有廣泛的活性,但環丙沙星對厭氧菌沒有活性。在患者症狀和徵兆消失後,一般仍需繼續治療至少2天(療程7-14天)。
甲氧芐啶/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透過抑制二氫葉酸的合成來抑制細菌的生長。除銅綠假單胞菌外,甲氧芐啶/磺胺甲噁唑對常見的泌尿道病原菌也具有抗菌活性。
頭孢曲松是第三代廣譜、革蘭氏陰性活性的頭孢菌素,對革蘭氏陽性菌療效較差,對抗藥性細菌有較高的療效。頭孢曲松主要透過幹擾肽聚醣(細菌細胞壁的主要結構成分)的合成,進而發揮抗菌作用。
頭孢曲鬆在革蘭氏陰性菌和革蘭氏陽性菌的β-內醯胺酶(青黴素酶和頭孢菌素酶)存在時非常穩定。大約33%-67%的劑量以不變化的形式隨尿液排出,其餘則分泌到膽汁,最終在糞便中以不具備微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形式排出。頭孢曲松可以可逆地與人類血漿蛋白結合,據報道,其結合率可從藥物血漿濃度<25 mcg/mL時的95%降至血漿濃度300 mcg/mL時的85%。
強力黴素透過與易感細菌核醣體30S或50S亞基結合,抑制蛋白質合成,進而抑制細菌生長。強力黴素可用於治療衣原體引起的非細菌性前列腺炎。衣原體和脲原體難於培養。因此,應針對強力黴素進行經驗性試驗。
α-腎上腺素拮抗劑
該類藥物可用於治療良性前列腺肥大。研究表明,α-受體阻斷劑合併抗生素使用可能會降低慢性前列腺炎的復發風險。 α-受體阻斷劑可減少膀胱口阻塞,進而改善因攝護腺炎腫脹造成的排尿功能障礙。 α-受體阻斷劑也可能有助於改善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症狀。
特拉唑嗪喹唑啉類化合物可抵消α1誘導的膀胱頸腎上腺素收縮。在存在前列腺炎的情況下,特拉唑嗪可促進尿流。
坦索羅辛是專門針對A1受體的α-腎上腺素阻斷劑,具有引起相對較少姿勢性低血壓的優勢,並且不需要從初始劑量開始逐漸加量。
醫脈通編譯整理自:[1] Paul J Turek, MD. . : Dec 06, 2018.
[2] Mayo Staff. . May 16,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