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尾效應
長尾效應,英文名稱Long Tail Effect。“頭”(head)和“尾”(tail)是兩個統計學名詞。正態曲線中間的突起部分叫“頭”;兩邊相對平緩的部分叫“尾”。
長尾效應的根本就是強調“個性化”,“客戶力量”和“小利潤大市場”,也就是要賺很少的錢,但是要賺很多人的錢。要將市場細分到很細很小的時候,然後就會發現這些細小市場的累計會帶來明顯的長尾的效應。
從人們需求的角度來看,大多數的需求會集中在頭部,而這部分我們可以稱之為流行,而分佈在尾部的需求是個性化的,零散的小量的需求。而這部分差異化的、少量的需求會在需求曲線上面形成一條長長的“尾巴”,而所謂長尾效應就在於它的數量上,將所有非流行的市場累加起來就會形成一個比流行市場還大的市場。
The long tail is a statistical pattern of distribution that occurs when a larger share of occurrences occur farther away from the centre or head of distribution. This means that a long tail distribution includes many values that are far away from the mean value. In an economic context, this signifies that more products are purchased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e most mainstream products.
商業和文化的未來不在於傳統需求曲線上那個代表“暢銷商品”(hits)的頭部; 而是那條代表“冷門商品”(misses)經常為人遺忘的長尾。
舉例來說, 一家大型書店通常可擺放10萬本書,但亞馬遜網路書店的圖書銷售額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排名10萬以後的書籍。這些“冷門”書籍的銷售比例正以高速成長,預估未來可佔整體書市的一半。
這意味著消費者在面對無限的選擇時,真正想要的東西、和想要取得的渠道都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一套嶄新的商業模式也跟著崛起。
傳統的市場曲線是符合80/20鐵律的,為了搶奪那帶來80% 利潤的暢銷品市場,我們廝殺得天昏地暗,但是我們所謂的熱門商品正越來越名不副實,比如說黃金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幾十年來一直在萎縮,若放在1970年,現在的一檔最佳節目恐怕連前10名之列都難以進入。簡言之,儘管我們仍然對大熱門著迷,但它們的經濟力量已經今非昔比。那麼,那些反覆無常的消費者們已經轉向了什麼地方?答案並非唯一。他們散向了四面八方,因為市場已經分化成了無數不同的領域。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這種局面,使得99%的商品都有機會進行銷售,市場曲線中那條長長的尾部(所謂的利基產品)也鹹魚翻身,成為我們可以寄予厚望的新的利潤增長點。
長尾市場:Long tail marketing
我們可以把創造一個繁榮長尾市場的秘訣歸結為兩句話:
1. 提供所有產品;2. 幫我找到它。
對娛樂業來說,推薦系統是一種非常高效的營銷方式,可以幫助小電影和不太主流的音樂找到自己的顧客群。對消費者來說,遵從一個好的建議意味著選擇的簡單化,這會鼓勵探索,重新喚起對電影和音樂的熱情,有可能創造一個遠遠大於從前的娛樂市場。
法則1:讓存貨集中或分散
法則2:讓顧客參與生產,即眾包(crowdsourcing)
法則3:一種傳播途徑並不適合所有人
法則4:一種產品並不適合所有人
法則5:一種價格並不適合所有人
法則6:分享資訊,主要指推薦資訊,使用者評論,使用者打分,商品資訊,廠家資訊等
法則7:考慮“和”,不要考慮“或”,從而產生產品的多樣性
法則8:讓市場替你做事,讓市場來評測,讓市場來選擇
法則9:理解免費的力量。
數字時代,成本將越來越低 今天的三維印表機多種多樣,但普通的一種就可以用鐳射將液態聚合物或粉末轉化成任何形狀的硬塑膠。只要給它輸入一個三維目標檔案,比如一張CAD 影象或從影片遊戲中截圖而得的人物影象,鐳射就會把它描繪成型。一層層下去,一個完美的塑膠模型最終會在你的眼前出現,就像魔術一般。Solidscape 三維印表機可以在你的家中把位元組轉化成原子。它就是長尾世界的終極生產工具 想象一下,明天的長尾事物將被集合起來,以位元組的方式高效儲存,然後透過光纖傳送到你的家中。直到消費環節,它們才會實體化,重新迴歸原子形式 。
在娛樂和資訊世界中,我們已經擺脫了貨架和頻道的容量限制,擺脫了它們的統一化模式。沒多久,我們也會擺脫大規模生產的容量限制。
數字化的神奇效率所引發的品種大爆炸也將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每一個角落。明天的問題不是更多的選擇是否更好,而是我們真正想要什麼。
在無窮無盡的空間裡,一切皆有可能。
典型企業
谷歌
Google是一個最典型的“長尾”公司,其成長曆程就是把廣告商和出版商的“長尾”商業化的過程。數以百萬計的小企業和個人,此前他們從未打過廣告,或從沒大規模地打過廣告。他們小得讓廣告商不屑一顧,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曾想過可以打廣告。
但Google的AdSense把廣告這一門檻降下來了:廣告不再高不可攀,它是自助的,價廉的,誰都可以做的;另一方面,對成千上萬的Blog站點和小規模的商業網站來說,在自己的站點放上廣告已成舉手之勞。
Google目前有一半的生意來自這些小網站而不是搜尋結果中放置的廣告。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代表了一個巨大的長尾廣告市場。這條長尾能有多長,恐怕誰也無法預知。無數的小數積累在一起就是一個不可估量的大數,無數的小生意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不可限量的大市場。
亞馬遜
亞馬遜是又一個成功的“長尾”公司。亞馬遜網上書店成千上萬的商品書中,一小部分暢銷書佔據總銷量的一半,而另外絕大部分的書雖說個別銷量小,但憑藉其種類的繁多積少成多,佔據了總銷量的另一半。
一個前亞馬遜公司員工精闢地概述了公司的“長尾”本質:我們所賣的那些過去根本賣不動的書比我們所賣的那些過去可以賣得動的書多得多。
長尾現象或者說長尾效應,提醒我們,世道變了。原來我們認為的20%的關鍵客戶已經不能帶給我們80%的銷售收入,原來我們認為的20%的主流商品也已經不能再帶給我們80%的銷售收入。這裡,並不是關鍵客戶和主流商品的銷售變少了,而是我們原來不在意的“長尾”變得更長了,有點“肥”了,原來“邊緣化”的部分佔到的份額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