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簡介】
蟋蟀,隸屬於無脊椎動物、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喜穴居,雜食性,又名促織、蛐蛐、將軍蟲、秋蟲、鬥雞、灶雞子、和尚……其中,“和尚”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
蟋蟀
按照民間流行的說法,蟋蟀按顏色可分為6類——青色、黑色、紫色、白色、黃色、紅色。其中,黃色蟋蟀是蟋蟀家族中最大的一個分支。而各色類蟋蟀中,身上顏色最純、最單一的,往往是這類顏色中的鬥士。
油葫蘆(生活中最常見的蟋蟀之一)
『Part1 蟋蟀性別咋知道?』
雌蟲尾部中間有一根很長的針狀產卵器,不會鳴叫;而雄蟲尾部沒有針狀產卵器,會鳴、善鬥。
『Part2 蟋蟀住在哪裡?』
分佈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是我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
它們喜歡棲息在土壤略微溼潤的山坡、田野、磚石和草叢之中,並在夜間活動,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
蟋蟀居住地之一
『Part3 蟋蟀“歌聲”那些事?』
每個寧靜的夏夜,都能聽到草叢中傳來的陣陣鳴叫聲。但是!蟋蟀的歌聲並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靠它背部又寬又大且極薄的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發出的。而且只有雄蟋蟀能發出叫聲,雌蟋蟀是不能的,這是因為雌蟋蟀的羽翅又短小又厚,無法震動發聲。每到繁殖期,雄蟋蟀會非常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聽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顎蟋蟀,俗稱薩克斯。
蟋蟀展翅高歌
蟋蟀的鳴聲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
⇒ 求偶,這是最多的叫聲——響亮、長節奏的鳴聲
⇒ 戰鬥前的叫聲,來威懾、嚇退敵手——威嚴、急促的叫聲
⇒ 戰勝對手後的叫聲,這時的叫聲最為雄壯有力——音調高昂
⇒ 交配前的情話。雄蟋蟀透過叫聲,吸引雌蟋蟀向其靠攏,直到雌蟋蟀進入狀態時,叫聲才停止,進入交配——婉轉而輕柔
『Part4 鬥蟋蟀』
蟋蟀因其能鳴善鬥,自古便被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於唐朝,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閒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爭高下。
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鬥蟀的壽命僅為百日左右,這就將鬥蟋蟀的時間限定在了秋季)雄蟲好鬥,所以蟋蟀成為了一些人賭博的工具。兩隻雄蟲相遇時,先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這時,若用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衝向敵手,努力拚搏。隨即,它們會張開大口對咬,用足蹬。最後,敗者無聲地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
鬥蟋蟀
這是因為,蟋蟀生性孤僻,一般都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會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此外,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透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隻雄蟋蟀勇猛善鬥,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佔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
『Part5 藥用價值』
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乾,以乾燥全體入藥,水煎或焙乾研粉服。其味辛、鹹,溫。有毒。
有利尿,破血,利咽的功能,可用於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腫痛。體虛者及孕婦忌服。
PS:圖片及素材均來源於百度
tags:#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