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受寵”
秋天來了,氣溫逐漸轉涼,很多人會有各種不適,如困倦、肩背酸痛、腹脹、便溏等情況……大家稱之為“濕困”,往往選擇“拔火罐”這種簡便、效捷的方法進行治療,近期,雲南省中醫醫院/雲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傷科三病區拔罐療法患者每日遞增。
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疾病的患者,出現的症狀各不相同,因此,筆者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讓他們更深入、更透徹的了解拔罐療法的相關知識,從而以問題式的方法來引導出最為關注的問題,從而解決心中的疑惑。
拔罐療法有什麼好處呢?
中醫拔罐的好處很多,不僅能清除毒素、促進血液流動、緩解酸痛,消除肌肉疲勞,甚至還能治失眠。透過拔罐,可以將體內的濕氣、寒氣,透過皮膚組織滲透出來,排除邪氣,讓人緩解疲勞,身心放鬆,精神百倍。
拔罐療法是怎麼做呢?
拔罐療法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形成負壓,使罐吸附在腧穴或應拔的部位體表,使局部皮膚充血、淤血,以達到溫通經絡、驅風散寒、消腫止痛、拔毒祛腐為目的的治療方法。
然而拔完火罐後身上會留下一些罐印,身體上的罐印都代表了你身體有哪些亞健康問題呢?
罐斑顯水汽、水泡或水腫,顯示患者濕盛、寒涼或受寒潮濕而致病;
罐斑呈血紅或黑紅色水泡,表示久病濕夾血瘀的病理反應;
罐斑紫紅或紫黑色,無丹瘀和發熱現象,顯示患者寒加血淤症,輕重有差別;
罐斑紫紅或紫黑色,或出現丹痧、觸之微痛、兼見身體發熱現象,顯示患者有熱毒症;
罐斑微癢或出現皮紋,表示患者有風症;
罐斑皮色無變化,觸之不溫,表示患者有虛寒症。
出現不同罐印,身體問題如何調理?
1.罐印發紫伴隨斑塊的,提示有局部寒凝血瘀。此時,患者要注重散寒。平時在吃飯的時候,可以適當多攝取蔥和薑,並注意保暖。
2.罐印呈散在性的紫點,提示為氣滯血瘀之證。此時,患者要注重活血行氣,多運動或用玫瑰花泡水喝都可以。
3.罐印紫黑而暗,表示有血瘀,如經痛或心臟供血不足,患部受寒較重也會出現此印跡。此時患者要活血破瘀,多吃黑木耳、洋蔥等物。
4.罐印淡紫髮青伴隨斑塊的,一般提示以虛證為主。如斑點在穴位處明顯的,表示與此相關的內臟虛弱,例如在腎俞穴處出現,則提示腎虛。需要進行針對性用藥調養。
5.罐印鮮紅而艷,一般提示陰虛或氣陰兩虛。此時患者可補氣滋陰,如多吃雞肉可補氣,多食黑芝麻、山藥、枸杞、葡萄、銀耳等物,同時少菸酒,多睡眠,用以滋陰。
什麼是拔罐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1. 飽腹、空腹都不宜拔火罐操作。
2. 拔火罐前要先排淨大小便。
3.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火罐。
4. 拔罐的斑痕,未消退前,不可再拔罐。
5. 女性的月經期及其他出血症部位,不可拔罐。
6. 拔火罐後不要馬上洗澡,尤其是冷水澡。
7. 高熱、抽搐、痙攣等情況不宜拔罐。
8. 皮膚過敏或潰瘍破損處不能拔罐。
9. 肌肉瘦削或骨刀凹凸不平及毛髮多的部位不宜應用。
10. 孕婦腰薦部及腹部均須慎用。
文字/骨傷科三病區:吳優
配圖/來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