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逢喜事,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而能稱得上這個「眾」的人,生活中並不多得。
有的時候,心情無人可說,也是常有的事。
每有喜事都會夢到過世的親人,譬如昇學喜訊、譬如工作升職、譬如結婚生子、譬如買房喬遷…
這時候與親人在夢中相會,其實是因為你想告訴她,你過得很好很開心,讓他可以安心。
沒能看到你成家立業,沒能看到你穩定生活,對去世的親人來說是一種缺失,對還活著的人來說也是一種缺失。
因而家有喜事時,為了分享喜訊,也為了不讓親人掛念,總會夢見她們。
在夢裡,絮絮叨叨說很多話,其實都在傳達一個意思:放心吧,我會好好的。
有所遺憾,想要彌補
人生中,有許多的乍離場,讓人滿懷遺憾。
親人離世這件事上,更是難以自我和解。沒有打招呼,沒有任何預兆的離世,久久地無法接受。
平時假裝不提,總以為時間能撫平一切,但一直是無法原諒自己的。
曾經有位朋友的母親,自從父親過世後,被她們兄妹幾個接到各自定居的城市輪流照顧。
孩子是好心,但母親不習慣城市生活,挨了幾個月說什麼都要回老家。
因為母親身體一向不錯,體檢也甚少有大毛病,勸不住母親工作在身又無法陪同的情況下,無奈送老人回老家獨居了。
還好視訊電話都方便,每天都會問候,看看母親的狀況。
突然的一天,電話無人接通。斷斷續續打都沒人接,朋友托老家熟人去家裡看,才發現母親跌倒在廁所,昏迷不醒。
兄妹幾人急匆匆從外地趕回去,在醫院守了幾天,最後母親也沒有醒過來,離世了。
自此,朋友夜夜難眠,只要閉眼腦海裡全是母親獨自在家跌倒,身旁沒有任何人能救她的場景。
內心的愧疚,越陷越深。難眠,更不會有夢。
在心理醫生以及藥物的幫助下,朋友才在大半年後慢慢平靜下來。
終於入眠的那一夜,朋友見到了母親,母親像小時候一樣撫著她的頭,說著“沒事了,沒事了”,而那一晚,淚沾濕了枕頭。
有時候,當親人真的不在了,我們電話打不通了,我們說話沒人聽了,我們回家看不到了,才真的懂得了「抱憾終身」這四個字。
夢見逝去的親人,是因為你心裡需要她們。
人到不了的地方,夢可以,所有這其實是件頂好的事情,你覺得呢?
茲心批註:
親人雖然走了,但我們心中還有無盡的懷念,還有未了的牽掛。應該感謝世上還有「」夢」這種方式,讓親情之間跨越生死,還可以相見。
*註:配圖來自攝圖網
*作者:白小姐,職場女性,寫有溫度,有力量的文字,與你分享有意思有意義的生活,伴你成長,陪你堅強。新書《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正在當網獨家預售。公眾號:白蘭花(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