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愛情公寓》承載了一代人多少青蔥和笑點。
記得當時,我們全家上陣看《愛情公寓》,這在常意見向左的家庭氛圍裡,實屬罕見。
所以,《愛情公寓》不僅僅是青春印記,也是一代家庭的幸福擔當。
然鵝,最近上演的同名電影《愛情公寓》將這一切全部碾殺。
1、
《愛情公寓》竟是《愛情公墓》
靠著一代人的情懷博宣傳的《愛情公寓》,成了實實在在的掛羊頭賣狗肉。
2、
當年《愛情公寓》大火,同時大火的,還有參演的人。
陳赫是其中一位。
好男人就是我,我就是曾小賢。這是陳赫在電視中的人設。
雖然,在現實版好男人裡翻了車。然而,繼續賣著好男人人設,賺得盆滿缽滿。
王傳君,看了《愛情公寓》劇本,寶寶表示拒絕。原因注水太重。而他,是熱愛自己羽毛的,當然也是要臉的。
演藝圈的絕大多數,是習慣不要臉的。
或許演別人太多,臉子太多,所以,不要也就不要吧,也沒什麼打緊。
3、
奇怪的是,充斥演藝圈,混的開,紅到發紫的幾乎都不是演員。
他們叫明星。
當紅明星范冰冰戛納紅毯,因為中國元素,成功混了一大把熱度,紅了中國,也紅了半個世界。
確實很漂亮。……嗯,我們的中國風。
沒有作品,中國風就是作品。我給冰冰後面的公關團隊點十個贊。然鵝沒有作品,終免不了有投機取巧之嫌。
不管怎樣,有了熱度,有了流量,就有了經濟。
范冰冰代言的國際奢侈品品牌很多:LV、巴黎歐萊雅、卡迪亞、梅賽德斯·賓士,不一而足。
同時她也在盡力打造努力奮進的積極形象。
你找你的爹,我幹我的活,我們都算自強不息。氣場十足,歐耶,完勝!
我不嫁豪門,我就是豪門!
范冰冰式語錄,完美演繹自強不息的良好形象。
至2017年,范冰冰連續5年蟬聯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榜首。
按說,沒有作品在演藝圈,而混得這般意氣風發,不是不可以。誰讓我範爺的公關做得好,形象這麼光輝呢?
曲線救國自古就有。
然鵝,靠著漂亮臉蛋光輝形象掙來榮譽加財富,按理應該是要好好珍惜這個臉蛋和形象的。
畢竟,戰士愛他的槍劍客愛他的劍,而靠臉吃飯的明星自然要愛她的臉。
臉是法寶,亦是武器。
你又自己打臉,自毀形象。這我就有點看不明白了。
陰陽合同。拿著那麼高的片酬,豪稱自己是豪門,為了少繳或者不繳稅款,使了這麼一個大勁。
人要太貪,結果總不會太好。
范冰冰紅毯造型
4、
除了明星,演藝圈混得風生水起的還有另一類。
他們叫流量小生,流量花旦。
驚豔的容顏,360度無瑕疵的臉,一水的大眼高鼻尖下巴。
雌雄同體,男女同等的妖豔。
的確,看到這些尤物,我會眼光光心慌慌,哈喇子一直流啊流。
壞角都那樣令人新生歡喜。
角色不重要,有你就好。
鹿晗,福布斯名人榜以年入2.1億緊跟范冰冰,排在第二位。
不需要作品,不需要演技。他們風生水起,過的無比生鮮靚麗。
不需要打磨,不需要角色,只需頂著光豔十足的臉,在鏡頭面前晃啊晃。
管他名聲,管他演技,只管上熱搜!
上熱搜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money!
money是二大爺,有money是你大爺。
可是,……可是這樣完美的只需天上有的美人兒,好像大車間流水線一個模子出來的克隆多胞胎。
開始稀罕,久了膩歪。
糖吃多了要膩的,好不好?
5、
存在演藝圈的,還有極少的一部分清流,被稱之為演員。
沒有熱度,沒有流量,沒有話題,沒有緋聞,默默存在,默默生活。
職業-演員。他們,才是所謂的角。
《霸王別姬》裡的有一句話特別適合他們:
不瘋魔不成活。
他們正是這樣的一群。
印度國寶級存在的人物,阿米爾汗,導演演員兼製片人。
勵志電影《摔跤吧,爸爸》阿米爾·汗飾演摔跤手爸爸。
為了塑造這個非常有挑戰性的角色,5個月時間,阿米爾汗增肥30斤成為大肚男又減肥30斤成為腱子男。
體脂率從10%到37%又到9.7%,其中所遭遇的痛苦艱辛,儘可以發揮我們常人之想象。
他為了角色的艱辛付出和常人所不能敵的毅力,是常人所不能想,亦不能做,做了也實難做到的。
6、
王傳君,一個90後大男孩。出演《愛情公寓》大獲成功,本可以從此輕鬆做流量小生。
然而,他不。他偏要這樣想:
人終有一死。如果我死了,會留給世人一些什麼作品?
這樣的想法,讓王傳君不同於那些芸芸演藝圈的小鮮肉。讓他成為了他自己,獨一無二的王傳君。
拒演注過水的《愛情公寓》,王傳君在《我不是藥神》中演技全開,承擔了劇中大部分的淚點。
也讓場外的觀眾好好體驗了一把難得的好電影感受。
媽蛋!這種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都泡於淚腺,被自己內心冉冉升起的情愫感動得七葷八素的感覺,實在是她媽的太爽了!
《我不是藥神》大獲成功,網評9.2,是演藝圈這幾年難得的良心之作。
王傳君,為了表現角色的病弱,每天8000個跳繩暴瘦減肥。吃包子這場吃了40多個,當天晚上拍吃麵又吃了5碗麵,期間吐了三四回。為了拍生病在醫院,他兩天兩夜不睡覺,刻意塑造真實的憔悴。
王傳君不是中國國寶,然鵝,他的這份敬業,和印度國寶級人物阿米爾汗同級,同屬24K純敬業。
《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
7、
明星、流量,八卦,緋聞,吃瓜群眾們需要。
我們需要談資,需要獵奇獵豔,也需要緋聞八卦。
然鵝,吃瓜群眾真正需要的是……一場真正的電影。
是能讓我們飢渴的心得到撫慰,讓我們孤獨太久的心得到共鳴的一場心靈棲息地。
讓可憐的我們在電影院這個狹小天地,能夠真真正正完完全全卸下偽裝,放下標籤,全身三萬六千個毛孔都完美釋放。心無旁騖,做回自己。
魚需要水,花需要光。而我們,需要釋放。
以期在這操蛋的人生,還有一絲光,能照進我們孤獨寂寞冷的心靈。
所以我們,需要好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