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解密》:特效與懸念齊飛,關注歷史更關照當下

作為另一部在奧運期間上映的影片,電影《解密》奇觀特效與懸念型別齊飛,關注歷史更關照當下情懷。片名是《解密》,過程是“解密”,但鏡頭對準的是人物,更像是一部傳記片。男主與老師亦師亦友,亦敵亦朋,惺惺相惜。而且影片的影像風格極為突出,有獨屬於東方色彩的浪漫美學,在IMAX上看視覺十分震撼。紅色沙灘、遊樂場、旋轉樓梯...夢境與男主心境相互投射,將超現實夢境的解讀和展現做到了具象化,所以強烈推薦去看看不一樣的陳思誠。

影片根據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麥家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故事關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世界局勢風起雲湧,及時準確破譯敵方的通訊密碼至關重要。容金珍自幼展現出驚人的數學天賦,被時任大學校長的小黎黎和太太葉筱凝撫養長大。大學入學之際,容金珍因解出數學系老師希伊斯佈置的難題而被更多人注意到,其中就有神秘部門701局局長鄭某,容金珍從此走進了密碼破譯的大門...

該片透過十個夢帶你走完容金珍的一生,第一個夢雖不是他的,但最終也被他走進、被他解密。天才頭腦和智力場景以夢為載體,得到最恰當的呈現,讓這段時代跨度極大的故事變得驚心動魄、引人入勝。金珍的一生,是被藏起來的一生:從藏於陰宅,到藏於數學,再到藏於701、藏於夢境、藏於“國家”的概念。他是始終向內在擠壓、無法付諸外在言行的一個人,這也導致其思想的容器和唯一的寄託,藏於一個小小的筆記本。天才的悲劇往往是,才華足以改變整個世界,卻無法改變自己這點可悲可嘆的命運,只能眼睜睜看著它不斷埋藏,焚燬殆盡。

電影有太多可以解讀的地方,可以是容金珍和希伊斯師徒兩人棋逢對手的惺惺相惜;可以是和夢之解析相關的真亦假時假亦真,就像世上所有的秘密都藏在夢中,包括密碼;可以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般天才和瘋子的高度對立與統一;也可以是故事開篇和結尾的閉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密碼,這一生就是解密的過程。“解密”不僅是容金珍的故事,更是像容金珍這般千千萬萬個有著家國情懷無名英雄的真實寫照。

湖南企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鄧同學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影片看完的一瞬間,對破譯工作者們的職業特殊性又得到了感悟。電影始終圍繞著“密”和“解”展開:密是夢,亦真亦幻的秘境。影片中與“密碼”相連著十個夢境,從男主的頭腦風暴中來,呈現出強烈的奇幻色彩;“解”是破,是夢境映照下的現實。兩個陣營展開數學與心理的雙重博弈,一個編碼一個解碼,亦師亦友亦敵。“解”與“密”不就像一個生活母題?面對無數難題,探索精神不能少。

影片的質感非常不錯,也真的是非常奢侈的拍法。導演將原著小說中的“夢境”與“對弈”當作兩個抓手,夢境被分解為層層迭起的視覺奇觀,它既是解密的鑰匙,成為戲劇的一部分;同時也外化了容金珍的心理境況,密碼即是囚籠,這是本片的核心立意。對弈是全片另一個高概念,那盤棋師徒一直在下,從兩人各設棋局,到容金珍在夢境中踏入紅色海灘,影片從視覺上抵達了戲劇高潮。被偷走的棋子與筆記本形成了呼應,容金珍轉讓功勞其實也是“設密”,其謎底是悲憫。

榮格曾說,向外看的人都要做夢,而向內看的人都要覺醒,所以他一生痴迷夢境,因為他想成為真正的覺醒者。現實中試圖防禦和隱藏的一切,在夢中無所遁形,現實中不可言說的恐懼和靈感,也只有夢境才能精準呈現。容金珍也是如此,在他的夢中有絕妙的詩一般的意象,如數學符號般指示出抽象而永恆的宇宙真理,相比天才那盛大而詭譎的夢境,現實只是夢的蒼白註腳。就像湖南企發文化的王老師曾說的,天才常被人嘲笑活得不夠現實,瘋癲潦倒,但現實到底又有多真實呢?

tags:#電影#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