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以前,1991年2月8日,譚詠麟推出粵語專輯《神話1991》。去年好聲音舞台,最終獲得冠軍的伍珂玥,就曾翻唱這張專輯的第一主打曲,讓我們感受到譚校長經典作品的魅力。
視線還是先回到《神話1991》專輯,這是譚詠麟的第二十張粵語專輯,繼續由葉廣權與關維麟擔任製作人。
此時譚詠麟已經退出香港樂壇各大獎項的評選,他對新專輯並沒有太多成績上的要求,而是想要在歌曲表現上有所突破。因此,從《神話1991》當中,可以看到譚詠麟的野心,更可以聽到他對音樂的不懈追求。
專輯共收錄十首作品,既有譚詠麟原創,也有改編自歐美與台灣音樂人的作品。私以為,這些作品當中,最出名也最值得回味的歌曲當屬主打曲「一生中最愛」。
作為電影《雙城故事》的主題曲,這首歌也是譚詠麟九十年代初期作品當中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歌曲,甚至就算把歌曲放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到新世紀初港台音樂黃金時代,「一生中最愛」也屬於最頂尖等級的作品。
最初聽這首歌的時候,估計很多朋友與筆者一樣,不過是個毛頭小子,並不懂什麼感情。但是,即便如此,我們最喜歡的段落卻是「如真/如假/如可分身飾演自己」以及「如癡/如醉/還盼你懂珍惜自己」。
譚校長的這幾句轉音,有著不可言喻的魔力,把我們帶入一個想像空間。我們更是懵懂地認為「寧願一生都不說話/都不想講假說話欺騙你」這句話不明而厲,絕對是最浪漫與最虔誠的飾演。
然而今日回頭重溫這首經典老歌,聽到“寧願一生都不說話/都不想講假說話欺騙你”,不過是淡然一笑。倒是對歌曲最後一句“如果癡痴的等某日/終於可等到/一生中最愛”,突然情有獨鍾。只覺得校長這句輕聲哼唱,絕對是出道多年發出的最強音。而人生很多事情,不過也就是這麼一句話。
只是可惜,與「一生中最愛」相比,專輯收錄的其他作品略有不足。
更要命的是,身為顏值黨,過於土氣的封面設計並不討喜。久而久之,聊到《神話1991》專輯,能夠上得來檯面的歌曲,唯獨「一生最愛」。
殘酷的是,就算是這首經典老歌,很長一段時間也很少有人提起。
大部分人接觸這首歌曲,都是來自綜藝節目「中國好聲音」。
不算2018年如日中天的徐崢進行玩票演唱,直到去年好聲音冠軍伍珂玥在導師對決環節的驚艷演唱,才讓不少90後和00後歌迷開始關注這首老歌。
去年年底,芒果台《時光音樂會》開播,有些年輕歌迷不懂其他歌手對譚校長為何如此崇拜,猜測大家心中的譚校長金曲不過是為了節目效果的互相吹噓。
呵呵兩聲。譚校長的音樂還需要商業吹捧?
只要經歷過譚張爭霸時代,見識過譚校長全盛時期,你就會覺得那些歌手的表現還算是較為收斂,並沒有真實完全再現譚校長的樂壇影響力。
當然,對待音樂人,我們不能厚古薄今。
必須明白:時間過於無情,一代有一代人的偶像與歌神。總不能要求90後、00後與60後、70後與部分80後有著一成不變的音樂美感。
只是,在這個「歌手」稱號從張學友傳給陳奕迅之後,就不知道該傳給誰的年代,我們不妨回頭再聽聽張學友的上一代歌手的作品。
「聽首歌再說愛」堅信:那些隱藏在時光深處的金曲,只會證明歌手會老去,而經典音樂卻永遠都能讓人心起漣漪,熱淚盈眶。而這就是我們愛音樂的理由所在!
【我是聽首歌再說愛,每天分享動聽音樂、聊些樂壇八卦,想了解的朋友請加關注,點贊,轉發,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