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夫妻為什麼不長久?
有人說,原配夫妻還說散就散,更何況半路夫妻。首先是心境變了,不敢再掏心掏肺地付出,不敢再無條件地去相信對方,所以,大家都是各懷心思搭夥過日子。
還有人說,什麼東西都是原裝的好,半路夫妻相互缺少信任,各打各的算盤,各自偏袒各自的孩子,金錢上總是留一手相互防範。
確實,二婚的形勢嚴峻,要考慮的因素更多。
前任、孩子、票子、房子,那些踩過的坑、未愈的疤,都是二婚路上繞不開的坎。
然而,正因為經歷過情感的波折和生活的洗禮,才使他們對現實更加清醒,對未來更加深思熟慮。
正是因為把涉及利益的東西在婚前都談清楚了,才讓他們婚後的感情更加純粹。
他們相信愛的存在,也明白愛的脆弱,相信彼此的人品,但也不低估人性。
幸福的前提,是擁有幸福的能力
現實生活中,離婚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一種,是前一段婚姻遇人不淑,只要遇見對的人,便能重獲嶄新的人生。
還有一種,卻是換多少伴侶都很難幸福。
他們不懂得反思,不願意成長,即使換個泳池,依然學不會游泳。
就像麥麥,她是獨生女,從小嬌慣長大,結婚後也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帶娃、做飯、家務,由婆婆打理。
賺錢上班,由老公承擔。
而她自己,則只管花錢享受生活。
可誰曾想,青梅竹馬的老公移情別戀,跟她提出了離婚。
離婚後,麥麥倒是落得個自在,分到了車子,也不用負擔孩子的撫養費,開啟了啃老生活。
之後,她又嘗試了幾段感情,但每次都是匆匆開始,又匆匆結束。
其中有一次,麥麥好不容易走進了婚姻,但沒多久又離婚了,因為婆家嫌她只會指揮、不會幹活。
轉眼好幾年過去了,麥麥熬到四十多,身邊卻還是找不到穩定的伴。
說到底,幸福不是尋找到的,而是需要珍惜和把握。
寄希望於完美的伴侶,卻不懂得自我成長,終究是一種奢望。
還有一位朋友,離婚後見誰都抱怨,逢人就吐槽。
前夫、婆家、孃家,在她嘴裡都成了罪人,好像全世界都對不起她。
後來,她再婚了一個帶著女兒的離異男人。
這個男人脾氣好,願意遷就她,兩人準備再要個孩子。
然而沒過多久,朋友那愛挑剔的毛病又冒頭,特別是對男人的女兒,簡直是零容忍,天天在男人面前說孩子的不是,還動手打了孩子。
最後,男人徹底火了,把她請出了家門。
奧普拉·溫弗瑞說:
“幸福不是擁有一切,而是珍惜你所擁有的,並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些人,頭婚的時候,自身就有嚴重問題。
他們的性格、溝通或處理方式上存在較大缺陷,比如愛逃避、不解決問題,愛索取、情緒不穩定,又或是高要求、反覆挑刺,愛抱怨、多疑控制。
正如吉姆·羅恩所說:
“如果你不改變自己,那麼無論你走到哪裡,你都會帶著同樣的問題。”
婚姻幸福的前提,是要有維繫婚姻的能力。
那些指望伴侶作為長期飯票,又或是想找免費保姆的人,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失望和無限孤獨的境地。
總是活在自我世界的中心,卻從不考慮伴侶的感受和需求,那麼就算結100次婚,也只會是一個結局。
愛一個人,也接受Ta的過去
說到底,半路夫妻能否長久,還要看能不能吸取前一段婚姻的教訓,能不能及時調整好自己。
若只是寄希望於另一半改變,來無條件適應自己,那麼無疑是緣木求魚,本末倒置。
然而,換個視角看,離過婚的人,經歷了風雨的洗禮,雖遭受挫折,卻也成長得更快,更懂得“珍惜”二字,更能夠把握真正的幸福。
一位朋友,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兩次婚姻,我才徹底悟到愛情和婚姻的本質。
以前我認為,女人買買買、打扮漂亮,就是愛自己;
現在我覺得,積攢內心和精神的力量才是自我滋養。
以前我認為,無話不談、親密無間,才是恩愛;
現在我覺得,保持獨處和留白,方能細水長流。
以前我認為,所選之人是我一生的避風港;
現在我覺得,風雨同舟才是我們共同守護的方向,而自己才是永遠的庇護所。”
誠然,沒有人生來什麼都懂。
幸福的婚姻是能力,促使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倘若夫妻雙方都能多一分著想,少一分自私,多一分珍惜,少一分計較,那麼無論是頭婚,還是二婚,都能夠甜甜蜜蜜、長長久久。
回顧朱丹和週一圍的婚姻,從最初外界的不理解,到如今成為人人豔羨的物件,其轉變充滿了戲劇性。
其實,朱丹遇到週一圍時,已經有過一段婚姻。
雖然當時朱丹的事業還比較順利,但心裡依然有所顧慮。
因為媒體會大肆報道她的感情經歷和傳聞,她並不希望,自己奔赴對方的時候,是帶著滿城的新聞而去。
然而,正是對方的一句話,給了朱丹最大的底氣。
當時,週一圍說:
“你所有曾經的過往,才成就了此時此刻在我面前的這個你。”
多少女人面臨婚姻不幸,卻寧願苦苦煎熬,她們擔心生活的變故,擔心外人的眼光,擔心下一個還不如這一個。
無可否認,社會上仍存在著對離婚女性的某種偏見或誤解,女人一旦離婚就會被貼上“貶值”的標籤,被指指點點,被非議評判。
然而,正如週一圍在《愛的修學旅行》中所說:
“別人的評價,是別人的評述。我們看見六便士,還是看見月光,是自己的選擇,不要在乎別人的聲音。”
如果可以選擇,誰會選擇離婚。
離過婚,雖是一段傷心的回憶,但絕不應成為被貶低的理由。
沒有人,可以保證感情一帆風順。也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避免所有遺憾。
那些錯愛的人,那些心碎的經歷,那些看似蹉跎的時光,並不代表人生有所貶值,更不代表我們不值得幸福。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飽嘗過苦澀的心,更能品出生活的甜。經歷過傷痛的人,更應被溫柔以待。
無論從哪裡開始,請以愛結束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
“有些女人信命,有些女人信自己。信命的潦草一生,信自己的求仁得仁。”
人生的道路,從來沒有最佳正規化可循。
無論我們怎麼選擇,都會留有遺憾。
一個女人最糟糕的,莫過於把命運都押注在婚姻上,當關系發生變故,便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義和方向。
婚姻固然重要,但絕非人生的全部。
當我們擁抱自我、堅定信念時,離婚便不再是悲劇的註腳,而是生命中的一次勇敢重塑。
正如詩人葉芝所說:
“當我開始愛我自己,無論是從哪裡開始,都是以愛結束。”
說到底,二婚女人最硬的底牌,從來不是伴侶,而是自己。
永遠不要看低自己,永遠不要放棄人生。
當我們保持自尊自愛,外界的輕視便無從立足,無法動搖內心。
有這樣一句話:
“燈會一盞一盞亮起來,路會一點一點走平坦,手中的花也會一朵接一朵地綻開,不要急,人生的好運正在慢慢來,你只管好好愛自己。”
立世先立身,愛人先愛己。
當我們擁抱內心的力量,將迷茫不安的手交予自己,就像走了一段很久的夜路,終於到家。
tags:#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