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剋

一、五行學說來源

五行學說是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長、生法、柔和、條達舒暢)火(溫熱、升騰、明亮)、土(生化、承載、受納)、金(清潔、清肅、收斂)水(寒涼、滋潤、向下執行)五種物質的運動。中國古代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質,並由此引申為世問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這五種基本物質之間的運動變化生成的,這五種物質之間,存在著既相互資生又相互制約的關係,在不斷的相生相剋運動中維持著動態的平衡,這就是五行學說的基本涵義。

五行相生相剋

二、五行相生相剋的關係

五行學說認為,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克、乘、侮的關係。五行的相生相剋關係可以解釋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絡,而五行的相乘相까可以用來表示事物之間平衡被打破後互影響。相生即相互資生和相互助互影響。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本。相剋即相互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是密不可分的,沒有生,事物就無法發生和生長;而沒有克,事物無所約束,就無法維持正常的協調關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使事物正常的發生與發展。

五行與五臟中醫學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複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絡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所以要說中醫養生就不得不說五臟之間內在的聯絡和相互滋生的關係。本→火→土→金→水肝→心→牌→肺一腎如木生火,即肝木洛分享肝藏血,心主血脈,肝藏血功能正常,.力於心主血脈功能正常發揮。火生士,即心火溫脾士,心主血脈、主神志,脾主運化、主生血統血,心主血脈功能正常,血能營脾;脾才能發揮主運化、生血、統血的功能。土生金,即脾土助肺金,脾能益氣,化生氣血,轉輸精微以充肺,促進肺主氣的功能,使之宣肅正常。金生水,即肺金養腎水,肺主清肅,腎主藏精,肺氣肅降有助於腎藏精、納氣、主水之功。水生木,即腎水滋肝本,腎藏精,肝藏血,腎精可化肝血;以助肝功能的正常發揮。這種五臟相互滋生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生理論來闡明的。

用五行相剋說明五臟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如心屬火,腎屬水,水克火,即腎水能制約心火,如腎水上済於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肺屬金,心屬火,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約肺金,如心火之陽熱,可抑制肺氣清肅之太過。肝屬木,肺屬金,金克過,可抑制肝陽的上亢。脾屬士土 木,即肺金能制約肝木,如肺氣津分로木,木克土,即肝本能制約脾士。如肝氣條達,可疏洩脾氣之壅滯。腎屬水,脾屬土,土克水,即牌土能制約腎水,如脾士的運化,能防止腎水的泛濫。這種五臟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就是用五行相剋理論來說明的。

三、五味與五臟

1、酸生肝酸味食物有增強消化功能和保護肝臟的作用。常吃不僅可以幫助消化,殺滅胃腸道內的餓病菌,還有防感冒、降血壓、軟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為主的酸梅、石榴、西紅柿、山楂、橙子,均含有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動脈硬化

2、苦生心:古有良藥苦口之說,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洩、能燥、能堅陰,具有除溼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能防止毒素的積累,防治各種瘡症。

3、甘入脾:性甘的食物可以補養氣血、補充熱量、解除疲勞、調冐解毒,還具 分享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米麵食品等,都是補甘食物的不錯選選

4、平入肺:中醫認為平咊食物有發汗、理氣之功效。人們常吃的蔥、姜、蒜、辣椒、胡椒,均是以辛味為主的食物,這些食物既能保護血管,有可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作用,經常食用,可預防風寒感冒,但患有痔瘡便秘、腎經衰弱者不可食用

5、成入腎:成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成味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滲透、保持正常代謝的功效。成味有洩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帯、紫菜、海蜇等屬於優質的成味食品。

四、五色、五穀與五臟

1、肝色青:宜食糙米、牛肉、棗、葵;青色應肝,所以想要面色紅潤,不宜以素食為主。

2、心色赤:宜食小豆、犬肉、李、非;赤色應心,故而想要面若桃花,可補以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如西紅柿、橘子、果。分享

3、肺色白:宜食麥、羊肉、杏、非;白色應肺,想肌膚美白,可常食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豆漿、牛奶一類。

4、脾色黃:宜食大豆、慄;黃色應脾,所以面色暗沉的人,可輔以黃色、味甘的食物,如胡蘿蔔、蛋黃等。

5、腎色黑:宜食肌肉、桃、蔥;黑色應腎,所以膚色較深的人少吃色素新增過多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