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髮總是愛出油怎麼辦?控油洗髮真的有用嗎?

女生宿舍裡,小靜提著一桶水準備到洗手間洗頭,室友小凡說:“昨天你不是剛洗過頭髮嗎?怎麼今天又洗了?”,小靜無奈地說:“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才洗了一天,頭髮就出油出得厲害,沒辦法,只能今天再洗,不然就沒辦法出門了。愛出油,三天兩頭就要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困惑,頭髮總是愛出油,沒洗多久就「油」的。

很多人覺得是洗頭膏的原因,找了許多控油洗頭膏,有的人在更換了洗頭膏後,出油現像有所改善。但有的人還是無濟於事,頭髮該出油還是出油,而且一般頭髮愛出油的人面部、後背也經常出油,甚至有些人面部和後背還有很多痘。這就讓人頭痛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髮出油的原因

首先可能是體質原因,青春期皮脂腺分泌旺盛,就像長痘痘一樣。其次可能是氣候原因,秋冬季天氣乾燥頭髮出油量會增加。最後可能跟洗頭髮的頻率有關,大家都知道洗完頭之後時間越久,頭髮出油就越多,所以很多人就頻繁洗頭以避免出油。

其實正是「頻繁地洗」加重了頭髮的出油情況,洗頭的時候手指肚會和頭皮之間產生摩擦,進而頭皮上的油脂會被洗頭膏洗掉,但同時也洗掉了用來保護頭皮的那部分油脂,所以頭皮就會繼續分泌更多油脂來保護頭皮層,出油越來越多,頭髮越來越油。

還有就是不健康的飲食和作息規律也會造成頭髮出油多,比如,辛辣食品、油炸食品,這些都會刺激皮脂腺,從而造成頭皮層油脂的分泌旺盛,使得頭髮出油多,失眠、熬夜也會使頭髮出油嚴重。

這些只是頭髮出油的一部分原因,主要原因也要從人體內部去尋找。

中醫認為,「濕氣」才是罪魁禍首,在中醫裡,「濕氣」稱為「濕邪」。外濕是由居住環境引起的,例如,潮濕陰冷的環境會使得人體受到濕邪的侵襲,內濕是由人體內的各個器官失調引起的,其中最主要器官是脾臟。

都說“十人九濕”,每個人的體質不同,但是體內都會有“濕氣”,只不過有的人體內“濕氣”多,有的人體內“濕氣”少。 「濕氣重」是指人體內的濕度過高,超過了人體所需的標準範圍,所以才會引發一些病症,那麼「濕氣」會對人體帶來哪些影響呢?

濕氣重的對人體的影響

「濕氣」存在於人體的不同地方,濕氣過重會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對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濕氣重造成的「出油」在人體的許多部位都有體現,例如,頭髮出油、臉部出油、後背出油,可以觀察身邊的人,有些人總是油光滿面的,還有些人後背長了很多痘痘,這都是濕氣引起的。

有些濕氣重的人可能還會有頭皮發癢的情況,這是因為頭髮出油引起頭皮細菌的滋生,產生較多的頭皮屑,所以會感覺到頭皮搔癢。

濕氣重的人大多四肢沉重,身體沉困。正常人在早晨起床時是朝氣蓬勃的,但是濕氣重的人從早上起床開始就會覺得沒有力氣,睡不著,起不來,身體彷彿被灌了鉛一般沉重。除了早上起不來,還有晚上睡不著,濕氣重的人通常伴隨失眠的症狀,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

「失眠」與「濕氣重」這兩種狀況是互相影響的,研究表明,失眠會使得人體內的濕氣變多,而濕氣越重,失眠情況也會越嚴重,因為濕氣重使得人體內氣血鬱結,使得人體的精神狀況不好,進而導致了失眠的加重。

大家去看中醫的時候,中醫通常都會觀察你們的舌苔,健康的人舌苔的顏色通常是淡粉色,而且舌苔是乾燥清爽的,而濕氣重的人舌苔則是非常厚,而且黏膩、發白。

除此之外,濕氣重的人也會有口臭、口苦的症狀,這是因為濕氣重造成了人體內的痰濕較多,濕氣不化,所以會有以上症狀。

濕氣重對排便也有影響,表現為:大便不成形,黏膩,氣味較臭。濕氣重主要分為濕熱和寒濕,濕熱的人大便非常臭且黏膩,不容易沖走,通常需要沖水多次才能沖洗乾淨,這類濕氣重也會伴隨口臭的症狀;寒濕的人大便比較碎,不成形,但是臭味不重,也不黏膩。

濕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所以要想辦法祛除濕氣,那麼有哪些祛除濕氣的妙招呢?

怎樣祛除體內的濕氣?

都說“萬病從濕生”,大家總認為除濕是件難事,其實並不是,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除濕,就能事半功倍。

注意飲食

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大家祛除身體內的濕氣,進而養成一個健康的體質。

首先,吃甜食要適量,因為吃甜食會傷脾,而濕氣重的根源就在於脾臟的不健康。研究表明,在中醫裡,甜食通常被稱為“甘”,甘是入脾的,吃得甜食過多,脾臟就會超負荷工作,加重脾臟的負擔,從而脾臟健康受到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傷脾,濕氣也會越來越重。 (以上內容參考:祛寒除病根)

其次,要少食用生冷的食物,寒涼的食物大多也是傷脾的,所以如果要食用這些食物,可以先使其上升到合適的溫度再進行食用,比如,冰箱裡的酸奶,大家可以拿出來先放置一會兒再喝,如果直接食用生冷的食物,不只會傷害脾臟,腸道、胃、消化功能都會受到影響。

最後,可以每天堅持喝紅豆薏仁水,這裡的紅豆要選擇赤小豆,把赤小豆和薏仁炒至微熟,然後在鍋裡加水煮,煮沸後再煮15分鐘,盛在杯子中,可以日常飲用。紅豆薏仁水有健脾的功效,除此之外,大家還可以多食用一些健脾的食物,例如,山藥、茯苓。

所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大家祛除體內的濕氣。

保持好心態

社會節奏的加快讓很多人不知不覺背負了很多壓力,工作壓力、學習壓力、家庭壓力……太多的壓力讓大家喘不過氣,有些人會容易“想太多”,陷入焦慮、抑鬱的狀態,中醫裡講“思傷脾”,久而久之就會傷到脾臟,濕氣加重。

所以保持良好的心態對祛除濕氣也有很好的功效,心情鬱悶時可以看一部搞笑電影,約朋友們一起出去遊玩,或者做一些手工分散注意力,總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心態會減輕脾臟負擔,讓體內的濕氣都“跑出去”,心情越來越好,身體狀態也就越來越棒。

鍛鍊身體

濕氣重的人氣血不通,運動可以促進血液的流通,幫助大家去除濕氣。生活中可以多鍛鍊身體,讓身體多出汗,研究表明,身體出汗是最直接的物理除濕方法,適當運動出汗可以加速身體內濕氣的排出,例如,可以跳繩、慢跑、慢走、瑜伽,每天適當鍛煉,人體的新陳代謝就會增強,身體的濕困表現會明顯改善。 (以上內容參考:祛濕除內熱無病到天年)

總結

頭髮愛出油,不妨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看看自己是否濕氣過重,濕氣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一定要警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運動,多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情,「濕氣」就會遠離大家!

參考文獻:

【1】《祛寒除病根》,楊力主編,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7月第1版

【2】《大病預防先除濕熱毒》,孔繁祥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年2月第1版

【3】《祛濕熱毒》,封一平編著,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

【4】《艾炙溫養祛百病》,王宏才主編,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9月第1版

【5】《祛濕除內熱無病到天年》,薛磊編著,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5月第1版

【6】《本草綱目家庭藥膳大全輕圖典》,李廈、王梅康主編,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tags:#髮出油原因#濕氣重#人體內部#改善出油#觀察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