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裡過。」歲序迭替,季節都有了自己的歸屬,也都有了自己的舞台,萬物皆在虛實之間變幻,有的棲息,有的匆匆而來,一切皆是時光匆匆,匆匆而來,匆匆而去。
「落水荷塘滿眼枯,西風漸作北風呼。」季節流轉,卻也是生生不息的變化,人生無常,人間風景總是不停地更換內容,一個轉身,秋天以成為風景,冬天就迎面而來。
清晨有霧,初冬著一襲素衣,帶幾分寒意,有立冬這個美麗的節氣陪著,緩緩而來。
「枯腸忽蕭索,殘菊尚鮮妍。」至此,這一年又歸於了平靜與簡約的格調、素雅的菊、純粹的雪,都會一一到來。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立冬代表著冬天的來臨,冬始,萬物收藏,歸於寒冷。
看著立冬這兩個字,似乎節氣比我們還熱愛這個世界,總是在千年不變地靜守在每一個平常的清晨與黃昏,該自己登場的時候,便毫不猶豫地等場,從來不會拖曳泥帶水。
或許,這就是大自然的偉大,在歲月的變遷中,總能給我們一種安然靜好的感覺,不為期待,也不為追尋,只是讓我們珍惜現在,擁有生命中美好的時光,在節氣在的幻化中,讓我們接受也去尋找,為了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享受當下的光陰,而做一個簡單的提醒。
時光不語,歲月不言,儘管季節已經入冬,依舊想讓自己做一個安靜簡單的人,不懼季節更替,不懼歲月寒涼,擁有內心的陽光,讓溫暖入懷,保持內心的柔弱與安靜,讓生活中的幸福陪伴著身邊。
窗外,雖然冬的氣息已經延綿成景。而我依舊選擇保持微笑的姿態,迎接每一個季節到來。
「淡然於心,安恬隨性。」也許,到了一定的年紀,也就學會了安靜地接受歲月的一切饋贈,或是,靜好,或蹉跎,都無所謂了。
而我的人生常態,就是淡然面對,遠離喧囂,而擁有自己內心的安靜,可依窗靜聽風雨,也可以品茶、讀書、曬曬太陽,讓自己安靜下來,放鬆的時候,靈魂也會清透。品茶或讀書,不是為了附庸風雅,更多的是情感的寄託,與簡單的享受。
在這個世界上,繁雜瑣碎的事情太多,總是會讓自己疲於應對,總覺得詩與遠方只在詩詞歌賦裡存在,而我寧願靠近簡單的生活,享受一點屬於自己的小清歡、小愜意,從而感受到生活的溫馨。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總覺得人生中的每一寸光陰都值得珍惜,都值得認真對待,對於我們自己的生命更要懂得尊重。
在每一個平常的日子裡,都要心存感恩,不讓自己浪費一分一秒,在每一個季節的更替中,都讓自己淡然面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在不長不短的行程裡,不讓自己感受美好,擁有快樂,也真的是一種辜負和浪費了。
如果,能讓自己釋然過往,淡然於人生風雨,生命安靜如蓮,修練出一顆簡單而樸素的心,我覺得,這就是人生中最大的幸福了。
盧梭曾說:「如果世間真有這麼一種狀態:心靈十分充實和寧靜,既不懷念過去也不奢望將來,放任光陰的流逝而僅僅掌握現在,無匱乏之感也無享受之感,不快樂也不憂愁,既無所畏懼也無所畏懼,而只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處於此狀態的人便可說自己得到了幸福。
無論季節如何更替,安於現狀,無所畏懼,只要心窗打開,就有陽光進來,就會有溫暖滋潤我們的生命。
既然如此,就讓自己做個安靜的人,淡然走過春夏秋冬,撿拾一路的花香,欣賞一路的美景,人生苦短,需且歌且行。
也讓自己做一個淡然而浪漫的人,內心柔軟,不懼怕歲月滄桑,心裡有暖,眼中有光,安享歲月贈予的靜好。
現世安穩,在滄桑經歷中,收穫一份內心的淡定,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渡人生,讓幸福更接近自己,讓生命獲得更多的快樂和幸福。
「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用心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聽風聽雨,而讓生命如花開放。
以一種淡然的姿態,行走人生,走過千山萬水,在春夏秋冬中迎來送往,讓自己活得簡單,如此,才是人生的精彩。
生命經過歲月的打磨,也會變得淡然靜雅,知世故而不世故,才能有生命中持久的芬芳。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上,能把生活過出簡單的味道,明了的活著,守著自己的初心,安靜的活著,就是幸福。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幅水墨丹青,無需太多顏色的渲染,更無需華麗的裝裱,只要給它塗上安暖與趣味,就是最美的畫卷。
生命就是一件藝術品,不奢求任何人看得懂,只求在自己的小光陰裡,散發出自己的光彩就好,無需耀眼奪目,卻必須有點內涵才好。
此刻,凝望著窗外的風景,彷彿只是一個轉身秋天成了舊事,冬天成了眼前的風景。
未來的日子,讓自己保持對生活不變熱情,綻放出屬於自己的美麗。在冬日的陽光裡尋找一抹暖陽,溫暖自己,淡然前進。
願我們,在這個冬日,都能從容生活,平安健康,只生歡喜,不生憂愁。願這個冬天遇見幸福美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愉悅自己,收穫著不一樣的歡喜與快樂。美文共賞,
子墨期待與您共勉,感謝閱讀!謝絕未經允許採用。